市民政局副局长饶祥林:

建立健全稳定筹资渠道 保障养老服务设施运营


“当前我市有户籍老人51.7万人,占总人口16.4%,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98%老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饶祥林讲述了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存在困难及下一步举措。

近年来,我市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把养老纳入年度投资工程包、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对县绩效考评范畴,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今年底,全市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建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4个、中心城区养老服务站135个、标准农村幸福院1138个。同时,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持续增强、智慧养老有效加强、老年人福利制度有效落实。

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饶祥林认为,主要是养老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运营费用难以补助到位、养老服务手段单一、从业人员十分紧缺、医养结合不紧密等,严重制约了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饶祥林建议,要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引导各地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制度,并利用闲置资源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品质,扩大有效供给;鼓励支持专业化组织承接养老服务设施,为老人提供更加丰富、精准和专业的服务;推进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星级评定,并建立健全稳定的筹资渠道,保障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有效运营。

饶祥林认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部分。他建议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大中专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建立在职入职补贴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开展经常性的结对帮扶,在全社会营造爱老、敬老、孝老、助老的浓厚氛围。推进医养融合,鼓励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到各养老服务设施开展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