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厚重历史 一份深藏记忆

——评山歌情景剧《挑着金银到延安》


□ 温连光 文/图

通过一首首山歌来回顾岁月的过往,让观众在动听的音乐中不能自拔。随着剧情发展,越陷越深,直到剧情的高潮出现,观众的情感得到彻底的释放,迎来观众长久的喝彩与鼓掌。至此,这出山歌情景剧演出成功了。

8月25日晚,由龙岩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和基编剧,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主任谢旺兴作曲,山歌戏传习中心副主任张兴艳导演的山歌情景戏《挑着金银到延安》,在新罗区金融街六角亭景区实景演出,获得成功。该剧讲述了闽西工农银行建立前后,邓子恢、阮山、曹菊如等一批金融骨干在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创办时勇挑重担,张龙地等一大批闽西儿女积极支持和为了保护革命财产视死如归、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通过一首首优美动听、时代感强的山歌,把一段波澜壮阔、鲜为人知的历史娓娓呈现给广大观众,看后令人难忘。

闽西是“共和国金融的摇篮”,1930年11月,中央苏区第一个股份制银行——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城下井巷正式组建。由阮山、曹菊如、邓子恢等7人为银行委员会委员,阮山为主任。下设会计科、营业科、司库等部门,制定了中央苏区最早的银行组织纲要——《闽西工农银行章程》。

想通过一出山歌情景戏把这一段厚重的、鲜为人知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众人面前,从中折射出闽西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显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该戏《挑着金银到延安》,戏名虽然通俗了些,但却明显流露出编剧“致敬红色经典”的匠心。这部情景戏的“致敬红色经典”,一方面是参悟“红色经典”之真谛,一方面也是传扬“红色经典”之精粹。编剧在人物设置上,首先就确定了邓子恢、曹菊如、张龙地等老一辈革命先辈。这种人物设置,对于“红色经典”主题定位无疑是十分妥当的。

山歌情景戏,半是戏来半是歌。“五分戏”是建屋之柱梁,要撑得起扛得住另“五分音乐”。所谓“戏”重在通过事件发展来塑造人物性格,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又必须在“关系”中定位。依托龙岩山歌戏创作的情景戏《挑着金银到延安》,在笔者看来是“双赢”的好事:对于山歌戏而言,在致敬红色经典、传扬红色经典的同时,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让音乐接了地气有了耳音;对于传统“龙岩山歌戏”而言,打破了其传统的、只反映人民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小我”喜忧哀乐之情的艺术形式,不仅发掘出新时代山歌戏新的创作题材(当然,近些年已有不少艺术家正往这一处努力,创作不少佳作。比如《羊角花》《军号响起》《红嫲》等),赋予了龙岩山歌戏新的历史使命,还实现了“龙岩山歌戏”这门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从这部情景剧的整体演出效果来看,应当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一是故事整体脉络的升华。从传统的民间舞台山歌,到室内室外“实景”演出,体现出对文化传统的传扬和提升。二是故事具体细节的设计。如爷孙俩的角色融入,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让传统山歌戏平铺直叙、一唱到底、冗长刻板的形式有了新的表现手段;如“王富贵夫妻”俩的对白场景,更是增添了戏剧的趣味性,让原本有些严肃的题材变得生动活泼。三是故事情境营造的幻象。主要体现为现代化光、电元素在多媒体技术中的运用,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邃的视觉意味。

《挑着金银到延安》人物关系简单明了,戏剧结构集中紧凑。正因为如此,才能在短短的16分钟内,分两大部分,将一段闽西浓墨重彩的历史搬上舞台。好戏需要有单纯的美。把大量时间空间用以人物性格刻画,戏剧情节铺排和矛盾冲突渲染,从而达到演绎丰富的美。这是戏剧美学的辩证法。虽然该戏要表现的内容很多,如当时的历史风情、当时的革命形势和苏区人民的精神风貌等等,但编导者并没有一股脑儿堆砌到台上走个形式、图个热闹,而是匠心独运,巧妙编排,恰如其分地把每个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呈现得恰到好处。随着戏剧矛盾的舒缓张弛,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高歌喧腾,哪个时候说,哪个时候舞,唱、念、做、 打,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舒畅。最佳结构带来的形式美感,是这台情景戏的最大亮点。此外,戏中也不乏一些经典的唱词,如:“一盘算子两方担,串串忠心入眼行。珠落珠升好喜欢,红色政权年年掌。”“妈妈把儿送入扁担银行,不问孩儿何时归。妻子牵着新婚丈夫的手,劝君莫回头,勇敢向前方。孙儿拉着奶奶不舍走,双膝下跪磕破头”,等等,无不体现了编剧根植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阅历。

任何时代都提倡创作文艺精品,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精品应该在弘扬正能量的前提下,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引领时代风气。今天的戏曲舞台,最稀缺的是原创性的剧本,在创作出并搬上舞台的原创剧目中,去故事化,去时代化,去思想化,去莎士比亚化虽不是普遍现象,但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挑着金银到延安》的编剧,通过长期积淀有感而发,带着泥土芬芳,真情实感潜心创作。全剧无一反派角色,无一肮脏庸俗相,赋予了龙岩山歌戏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