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书院新记


□ 黄征辉

闽省西南,漳平之东,有清流叮咚淙淙,昼夜吟唱者,感化溪也。溪之南段两岸,溪南镇境也。旧为感化里,根脉可溯至西晋太康也。

镇内下林村,矗一人文明珠,南洲书院也。书院于清道光22年(1842年)始建,栉风沐雨,迄今170余载也。其时,倡议里社及民众捐款投工,修建南洲书院,改善教育现状者,感化里九社(今溪南、象湖、安溪南坑等一带乡村)之士绅乡贤也。因“风水”争议,书院建造一度停滞,闻讯亲赴现场督建,并“捐奉银一百大洋”,促动人们踊跃捐资而致书院终成者,时任漳平知县赵速也。书院坐东面西,依山临水;主次分明,严谨对称;厅堂高大俊伟,廊庑精巧,庭院清雅,林木郁葱;占地四亩有余,含9厅99间。形制至阔至宏,闽西南浩浩学府也。

书院教化,惠泽乡里,学养漫延,民风深得陶染也。书院建立至科举废除仅数十年,孕育两举人、四贡生及众多学有所成之莘莘子弟,赫然功绩也。民国初始,新学滥觞,南洲书院易名南洲学堂,学子两届,计30人。后为小学,曾办初中班。改革开放新世纪,溪南镇再三涌现本市高考才子,学子频频跨入清华、北大诸多名校。溯源寻踪,乃南洲书院之流风浸润、遗韵回响也。

1929年8月19日,率红四军出击闽中,途经溪南,曾在南洲书院召开群众大会,号召贫苦农民闹革命者,朱德也。

新中国成立前后,书院曾作当地临时粮库、溪南区公所驻地、下林村大队部、下林村村部、下林小学,与世沉浮也。

历近二百年之风雨,南洲书院毁损过半,令人伤怀也。所幸,新时代彰显新思维、新举措,市、镇、村各级党政已成共识:传承历史文化,维系一方文脉,保护老祖宗之珍贵遗产,汲取文物古迹之深厚精神滋养也;定规划,广宣扬,集资金,启动南洲书院之复修也。

当代某大儒云:吾国书院之出现,实在是一批高智商的文化构想者反复思考、精心设计之成果,它既保持了一种清风朗朗的文化理想,又大体符合中国国情,上可摩天,下可接地,与历史上大量不切实际的文化空想和终于流于世俗的短期行为都不一样,实在可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让人赞叹不已之创举。诚哉斯言也!

公元2020年7月23日,南洲书院修复保护工程揭幕之时。南洲书院修旧如旧,重放异彩,文脉永续,裕后光前,指日可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