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仁慈说“谢老”


□宋客

一大早,文友给我留言,说谢老走了,就在今天凌晨。

我说,谢老的身体一直硬朗得很,就在今年国庆70周年时还接受记者采访呢,怎么说走就走了?

文友发了个“祈福”的图标。

谢老,我是非常熟悉的,也是非常敬重的。

不但源于乡谊之亲,还有我对他丰富人生的仰望。

谢老叫谢毕真,寓意为“毕生追求真理”。1916年他出生在武平县象洞镇光彩村,是活跃在闽粤赣边的老战士、老领导,也是闽西革命老区硕果仅存的老红军。他的人生足迹,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景仰、追寻。

谢老走了,留下我与他亲切交往的一幕幕往事……

我与谢老相识于1995年6月原闽粤赣边纵老同志联谊会成立大会上。那时,我作为闽西日报的一名年轻记者前往采访。中场休息时,谢老对我说,作为一名记者,除了政治意识要强外,最关键的是要勤奋敬业,新闻是跑出来的,泡在家里是写不出新闻的。现在你还年轻,要多读些党史方面的书,尤其要多读闽西地方党史方面的书,我们闽西红土地啊,二十年红旗不倒,付出了多大牺牲和代价啊,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要宣传,要珍惜!

会后,谢老亲自赠送我一本厚厚的刚刚出版的由他主编的《中共闽粤赣边区史》一书给我,要我好好学习。还从包里拿出好几篇稿子,用浓重的武平普通话对我说,“这些是我近期写的稿子,算是向闽西日报投稿吧!”

谢老憨厚的笑容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1999年5月,《红岩魂——白公馆潭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大型展览在闽西博物馆展出。一日一大早,谢老就给我打电话,说,这个展览很好,其中有革命烈士牺牲前总结的“六条教训”,这是血与泪的嘱托,句句戮入心怀啊,建议你去看一下,也写篇报道,好好宣传一下,我们共产党的本色不能丢、不能丢的。我说“好”,便立即前往,随后采写了《永远的向往》的侧记,在闽西日报刊发。

2006年1月13日,从龙岩直达北京的海西号快车开通。龙岩市委安排50名离退休老同志专门乘坐这趟首发列车前往北京观光。我作为随行记者一同前往。在车上,我又看到了谢老夫妇。谢老拉着我的手,说起许多往事。谈他的成长经历,谈他的艰难岁月,谈他在领导岗位上遇到的各种考验,谈他人生中所受的委屈和不公正处理,还谈到创办闽西日报时的难忘时光。在车厢里,我们谈笑风生,畅想未来,我完全被谢老的言谈举止和翩翩风度所吸引,特别是谢老身上所固有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了我们。在北京游览期间,谢老总要招呼我为他拍照,欢喜得如同一个孩子。按原来旅程,我们要前往明十三陵参观。当有老同志向导游提出,是否不去十三陵,改为前往卢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动议时,谢老坚定地说,好!我们不去看旧时皇帝,要好好看看我们中国人民是如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

一路跟随,一路教诲,获益良多。

后来,谢老出版了新书《鸿爪》,专门给我打电话,要我去他家,他要赠送一本,并亲自在扉页上签好名;闲聊中,他说他刚做了手术,身体也消瘦了些。不久,谢老又出版《鸿爪续集》一书,谢老又给我打电话,要送我一本。这些书籍我都好好珍藏,认真拜读,并从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成立70周年,有关单位搞了个纪念活动,在宴会上我看到了谢老。显然,谢老身体大不如前,他端坐在轮椅上,鲜红的围脖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特别显眼。我走上前去,抚着谢老的肩膀,向他敬酒(饮料),说,谢老啊,你一辈子信念坚定,那么仁慈宽厚,那么爱护后生,一定可以活到200岁!

话音落下,同桌的人也都说“200岁、200岁”,同时举起酒杯,同声祝福道,祝谢老健康长寿,寿比南山!

如今谢老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奋发前行!

2019年12月12日写于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