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镇城:网络安全的“鹰眼神探”
□通讯员 张春波
他的工作,虽不像刑警那样直面硝烟弥漫、刀光剑影,却驰骋在网络空间,用智慧和才华,与网络违法犯罪嫌疑人展开一场场“面对面”的较量。
他就是漳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时任副大队长余镇城,一名战斗在虚拟世界的“守护神”。
5月20日上午,笔者在漳平市公安局西元派出所采访了这位被誉为网络安全的“鹰眼神探”的新任所长。三十而立的他靠着一份“韧”劲,把工作由平凡做到了精彩。
侦查破案,虚拟世界的“守护神”
网警的日常工作是从数以亿计的电子数据中抽丝剥茧,找出嫌疑人的身份和踪迹,这既是斗智斗勇的过程,也需要大量技能和实战经验。
2016年7月,贵州省遵义市多个偏远乡村农民被以危房改造可领取补贴为幌子诈骗。接到案件通报后,余镇城主动请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加入了打击专案组。他远赴贵州,云南等偏远山区寻找受害人,仔细询问被害人被骗经过。当得知被害人生活疾苦,被骗的都是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他暗下决心,要为被害的穷苦村民讨回公道。回到单位后,余镇城挑灯夜战,仔细梳理线索,在数以亿计的网络数据面前,一点一点分析,一丝一丝研判,最终发现犯罪分子遗留下的一点点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当年过七旬的苗寨老大爷从余镇城手里接过被骗走的钱款,心情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他热泪盈眶地说:“你们警察,就是我们的守护神啊!”
据统计,在专案组期间,余镇城共参与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0余起,抓获诈骗团伙21个,直接参与抓捕诈骗嫌疑人120余名,收缴作案银行卡上千张。
网络追逃,逃犯口中的“千里眼”
在缉逃的工作中,余镇城勤勤恳恳,心细如发,利用掌握的知识,加班加点,从海量的数据中,他总是能发现容易被忽略的线索。
2017年上半年,漳平市公安局开展专项追逃行动,逃跑了近13年之久的历年“老桃”林某是本次追逃行动的首要目标之一。作为追逃组的成员之一,余镇城认真学习和钻研工作方法,重新梳理案情,分析“老桃”曾经的亲密关系人,利用大数据分析、碰撞案件线索。又赴林某曾经落脚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走访调查,终于发现了“老桃”林某另外一个新的身份——舞蹈名师“东哥”。最终将潜逃近13年之久的逃犯林某抓获。在抓捕过程中林某强烈反抗,大声叫嚷:“抓错人了!”余镇城厉声说道:“喊什么?我们是漳平市公安局的!”话音才落,林某顿时低下了头说:“十多年了,没想到你们还是来了。”
追逃过程中,余镇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共计抓获逃犯21名,成了漳平市公安局追逃的行家里手,也成了逃犯口中那个有“千里眼”的神秘警察。
数据取证,同事身边的“技术大王”
2016年9月,在发现有网民在网上售卖公民个人信息后,余镇城跟随专案组成员通宵达旦地工作,查清了嫌疑人的主要犯罪事实。9月25日,专案组抓获犯罪嫌疑人詹某等7人,缴获手提电脑、移动手机等作案工具。詹某落网后,拒不交代其组织参与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且现场并未发现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证据。为了尽快找到案件的突破口,他决定加大对詹某团伙作案工具的勘验力度。经过48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他终于理清了詹某诈骗团伙的犯罪组织架构,且找到了詹某贩卖的1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上面均是分布全国各地的受害人,为案件的最终侦破找到了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专案组同事都夸他为“技术大王”。
技术为胆,数据为王,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余镇城终日与虚拟的网络为伍,默默坚守着。他常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无论网络世界多么虚拟,网警在,正义在!”
天道酬勤,从事网警工作五年以来,余镇城先后被漳平市公安局和上级部门个人嘉奖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