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敬业变成习惯
——记市公路局武平分局伏虎公路站养路工李文龙
□记者 施薇 通讯员 李建鑫
10日,忙完一天基本养护工作,李文龙开始动手检查停在公路站内的养护车,“养护车工作了一天了,现在再稍微检查一下,看看会不会有问题,确保明天可以继续上路工作”。
李文龙是市公路局武平分局伏虎公路站站长。2013年8月,27岁的李文龙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了武平公路分局,成了一名一线养路工人。
一心扑在公路上
进入公路站的那一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李文龙开始一边向前辈学习公路养护知识,一边在工作中扎实苦干。在日常养护作业中,他常常第一个来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下班之余,他也喜欢翻一翻养护作业相关的期刊和书籍,这里抄一抄,那里添个笔记。短短几年时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被聘任为了站长。
随着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的不断升级,他便开始学习钻研机械操作技能。“2013年底那会儿,站里缺挖掘机手,领导看我有开装载机的经验,便让我去跟着学。”李文龙依旧清楚地记得,几乎一年的时间里,白天除了做好基本养护工作,还要空出时间去学挖掘机。“取得挖掘机操作证之后,可以说武平县境内各主干线的桥涵清理和滑坡泥石流清理工作都在我的业务范围,哪里需要我,我就跑哪里。”
“繁忙的工作最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正是他的踏实勤奋学习和工作,几年来,他所负责的机械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设备事故和安全事故为0。
“群众更加需要我”
“哪里的有灾害,他就出现在哪里。”说起李文龙,同事们时常用这句话来评价他。
2016年6月,武平县永平镇杭背村一路段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深夜0点发生大面积溜方,致使公路被完全阻断,造成堵车,灾情发生后他立即赶往抢险,驾驶着挖掘机把影响通行的土石、树木移开路面,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急抢修,抢通了一条抢险应急通道,恢复了单向通行。这次的强降雨整整持续了一个月,这一处塌方也足足溜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他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到灾情立马出发。事后,同事开玩笑说:“小李啊,你这小身板却是水毁的大敌啊,不过一个月都在路上,小孩子都要不认识你了吧。”他只是憨憨地笑笑:“群众更加需要我。”
同年7月,台风“尼伯特”正面袭击福建,漳平全市交通遭到严重破坏,西南镇路段交通中断,救援物资和救援队伍无法进入受灾地区,他当即被派往漳平市参与架设贝雷桥,冒着暴雨,经过连续的艰苦奋战,终于将桥铺设完毕。看着救援队伍和物资被顺利运往灾区,他累的瘫倒在路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屡次“爽约”忙工作
说起家人的支持,李文龙眼睛红了。“这些年,我亏欠家人确实太多了”。
“爸爸,您从来没有参加过我学校的亲子活动,今年‘六一’,老师选我当小小主持人,您一定要来。”“好好好,我一定去!”2017年,大女儿还在读大班,早早便打打电话给李文龙让他参加学校的活动,然而那时候刚调到伏虎任站长,许多事情需要亲自安排,对工作路段也不熟,每天除了要管养路段外,还要熟记桥涵病害和路段桩号,虽然离家不远,但他再次失了约。
今年3月初,母亲突然晕厥,被县医院查处心脏需安装起搏器,否则有生命危险。那时候正逢春分时节,绿化、松土、施肥等任务重,直到母亲出院他都未能到医院探望。
例行的巡查养护、突发的紧急事件、对家人的爽约……李文龙已经把敬业变成了习惯。短短六年时间,他先后获得省交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全省公路系统挖掘机装载机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三名,并获得省总工会授予的“金牌工人”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第二季闽西“客家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