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赋能 技改提效

漳平“千名干部挂千企”激活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通讯员 陈惠 刘伟健 陈跃华)在漳平工业园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近日,走进立邦(福建)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飞速运转,工人们娴熟操作,一批批汽车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等产品不断下线,即将发往国内及俄罗斯市场。

“5-6月生产总量约146.87万个,订单激增导致用工紧张,象湖镇挂钩干部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帮我们解决了招工难题。”公司总经理王清池言语间满是感激。

这家扎根漳平工业园区17年的科技型企业,专业研发生产各类滤清器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而它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漳平市“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机制的有力支持。此前,象湖镇挂钩干部就曾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仅用3个月就协助完成用地审批、施工许可等手续;今年面对用工难题,又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确保生产不断档。

在漳平工业园区登榜工贸新区,福建乔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涂银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数量从原先每条线4-5人减少至2人。“2024年至2025年,我们投入600多万元进行设备技改,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5%,人员绩效提高30%。”公司副总经理查泽军介绍道。乔光电子主要从事压敏电阻过流保护元器件的研发生产,产品远销印度、巴西、埃及等国际市场。然而在技改初期,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大、技术人才短缺等难题。关键时刻,漳平市工信科技局及时伸出援手,累计投入技改专项资金2260万元,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生产线建设。自启动技改以来,该企业订单量持续攀升,产品供不应求。当前,项目二期建设正加速推进,厂房已完工,正进行设备安装工作。

近年来,漳平市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机制,以企业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不仅助力43个项目成功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还通过完善创新体系、搭建产融对接平台等举措,推动3家企业跻身专精特新行列。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漳平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帮扶547人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用地、政策兑现、项目推进等各类问题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