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信访工作条例》 营造法治信访氛围

——我市施行《信访工作条例》三周年综述


龙媒体记者 罗焕辉 通讯员 林财堂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今年5月是《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三周年。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准确把握信访工作法治化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法治化等“五化”及受理、办理、监督、处理到位等“四到位”总要求,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努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信访氛围。

2025年3月31日,新罗区三迪金域·云樾的业主代表向市信访局赠送锦旗,对市信访局积极助力该楼盘成功交付表示感谢。该项目原定于2024年6月交房,受房地产大环境影响而一度停工,市信访局多次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开发商进行会商。经各方沟通协调,成功将该项目纳入省级“保交楼”白名单,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并顺利交房。这是我市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大爱龙岩·信访为民”品牌行动的典型案例,也是我市贯彻实施《条例》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制定《市委信访复查复核事项办理流程》《市、县、乡综治中心信访岗位工作流程(试行)》、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市、县领导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实施“大爱龙岩·信访为民”品牌行动;开展信访知识竞赛和各种宣传活动,推动《条例》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2023年底,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在全国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我市各级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由“方案”变为“实景”。比如,武平县推动信访工作全面融入综治中心,实现信访部门与综治中心一体办公,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连城县建立“三触发”领导干部下访机制,完善初访件责任单位领导7天内与信访人见面制度,及时推动信访事项化解办结,化解办结率达97%;漳平市结合特色产业、独特文化,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杯茶消消气、二杯茶说说事,三杯茶握握手”的“三杯茶”调解工作法,全面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综合调解成功率达98.7%。

同时,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落实落细“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化解”责任,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分别形成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特色亮点做法。比如,市纪委监委聚合纪检监察室、审理、信访等力量,全覆盖开展信访件办理质量评查,评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通报,问题清单“点对点”反馈,跟进督促整改问题,推动信访件规范化办理;市委组织部牵头开展“居民夜谈会”活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示范引领带动,利用居民夜晚闲暇时间,深入基层一线,收集群众诉求,面对面、零距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有效防止小问题激化为信访矛盾上行。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推动化解矛盾风险;市委政法委深化“访调”对接机制,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设置“访调”对接窗口,推动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抓前端、治未病”为核心,创新建立“一村(居)一法官”工作机制,两级法院361名法官(法官助理)挂钩全市133个乡镇(街)1955个村(居),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结合“四门四访”活动,开展社情调查排查4000余次;市司法局牵头开展百名金牌调解员介入百起信访和矛盾纠纷积案化解等“三个一百”法治服务活动,全年安排律师参与市领导接访日活动,为信访群众提供多元的公共法律服务,依法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市政法机关依法依规处理信访活动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以闹求解决、以访牟利、无理缠访闹访等现象,形成“打击一个、震慑一批、平安一方”的良好效果。

今年是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将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这条主线,持续贯彻落实《条例》,进一步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为服务和保障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