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总量指标稳中有升 “四链”融合扎实推进
我市力促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龙媒体记者 郭俊龙 通讯员 梁冬平
春潮涌动处,发展正当时。连日来,在武平县工业园区,希恩凯液晶显示屏二期生产项目车间生产线上,各类彩色液晶显示屏正源源不断地产出;福建福盛达电子有限公司内,单刀直线机、异形机、多刀切割机与全自动水洗研磨贴片机等智能化设备也正高速运转......
作为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之一,武平以“智改数转网联”为引擎,推动新型显示等主导产业向“新”提速,跑出工业升级“加速度”,这正是我市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根据已发布的统计数据,2025年一季度,龙岩市工业经济以稳中有升的姿态交出亮眼答卷。在聚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持续驱动下,全市“2+4”产业实现产值796.2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
眼下,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如火如荼,产业链党建已成为赋能强链补链延链,延续全市县域重点产业链蓬勃发展势头的关键抓手。通过完善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组织引导干部人才往产业链上走、资源资金往产业链上投、政策往产业链倾斜,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季度,全市更新12条重点产业图谱,梳理链主企业60余家,明确重点招商企业近500家。目前,全市已形成一批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重点产业链集群。
武平县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新罗区应急抢险救援装备获评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武平县总投资5.1亿元的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自今年1月份签约,将于5月试投产,历时仅4个月,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亿元。新罗区已构建以侨龙、海德馨等企业为核心的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集群,福建侨龙消防远程供水系统应急装备生产项目(二期)和鑫港路通远程取水灭火消防应急抢险车生产项目加紧建设中,形成“链主带动、集群共进”的生态。
县域经济发展群芳竞艳,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硕果累累,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动能澎湃。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开年就开跑、起步就冲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扎实作为、奋跃而上。
上杭县聚焦金铜、锂电及氟新材料、无人智驾3大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紫金矿业、德尔科技、易控智驾3个“链主”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县域重点产业链“破圈”发展。连城锚定锂电池上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细分领域,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差异化发展路线,开展精准对接活动,推动上下游产业“组链成群”、夯基扩能。
全市工业经济的良好开局,离不开政策工具箱的精准发力。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一季度,“三百”工业增量培育行动制定实施,采取清单式挂钩帮扶,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实现新开工项目58个,新投产项目21个、新上规企业32家;出台《促进2025年一季度工业生产稳定运行有关措施的通知》,对工业用电同比增长超6%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给予每千瓦时最高0.1元奖励,单家企业最高补贴80万元;通过“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累计走访超3000人次,收集问题300余个、已解决270余个。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创新生态的优化。龙岩市以“人才飞地”建设破解高端人才引进难题,支持企业在异地布局研发中心,构建起“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落地在龙岩”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此外,《龙岩市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推动60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逐步提升,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速评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到新兴产业的链式布局;从党建引领的产业治理,到县域经济的特色突围,闽西革命老区正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节拍,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奏响振兴发展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