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融评:整治农村高额彩礼须破立并举


彩礼是中国传统风俗中的一项婚姻礼俗,近年来,有些地方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有人罔顾家庭经济情况,盲目将彩礼多少视为衡量爱情的标准,甚至出现“因婚致贫”“一婚返贫”现象,高额彩礼屡成社会痛点。这一婚俗不仅背离婚姻本质,更成为阻碍乡村振兴的隐形枷锁。

农村高额彩礼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农村高额彩礼整治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整治农村高额彩礼要政策重拳。自2019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6次点名高额彩礼,持续部署破解之策。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2024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不良风气进行部署。今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对解决高额彩礼、离婚率高、出生率低等社会问题作出相关部署。把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作为建设文明乡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精心筹划、狠抓落实,不断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整治农村高额彩礼须观念破冰。乡村是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我市明确整治重点和实施步骤,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坚持“点、线、面”三维发力,打好综合整治“组合拳”,坚决遏制高额彩礼现象蔓延,加快培育婚俗新风。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工作方法,落实“一对一”工作机制,提前介入,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倡导文明新风。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凝聚形成全社会抵制陈规陋习的价值认同,通过“零彩礼集体婚礼”“家风故事会”等载体,弘扬正确婚嫁观,将彩礼从“婚前交易”还原为“礼俗象征”。

整治农村高额彩礼要久久为功。这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长抓不懈、绵绵用力,把道理讲清楚,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到位,因地制宜、稳慎推进,发挥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对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县乡村,及时调度提醒,强化工作措施,才能微风拂面、德润人心、化风成俗。

婚姻不是待价而沽的生意,幸福更非明码标价的商品。整治高额彩礼,既是对物质主义的纠偏,更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守护。唯有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方能让“执子之手”的承诺回归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