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武平东留:代表沉一线 办事敢担当
4月15日,武平县东留镇大阳至大明村公路改建施工现场一派繁忙,路基开挖、边坡清表、挡土墙浇筑等作业正有序推进。年初开工的全长9.211公里的东留镇大阳村至大明村乡村振兴及农产品流通通道建设项目,是该镇2025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建成后将惠及沿线7个村1万余名村民。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东留镇人大代表主动亮身份、践承诺,成为项目落地的重要推动力量。
沉在一线
乐当无偿捐地的“带头人”
东留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首批农业产业强镇,交通设施改善可以极大提升群众福祉。在项目筹建阶段,得知大阳至大明村公路改建项目建设资金筹集极为困难,钟茂钦、林益凤、何智勇、谢亮伟等县、镇人大代表率先垂范,化身攻坚先锋,作为涉征户,耐心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主动带头签订无偿捐地协议。
“修路是造福子孙的好事,我捐出80平方米的耕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这个时候我不带头谁带头!”该镇封侯村籍人大代表何智勇说。
“征地拆迁第一难,群众支持就不难。”凭借自身对政策的了解,东留镇人大代表积极发动周边邻里积极捐地。他们主动与被征迁户倾心相谈,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为群众算好“经济账”“利益账”,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最终带动262户村民无偿捐地约20亩,为项目顺利开工奠定基础。
干在一线
甘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在项目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东留镇人大代表们主动“扎根”项目建设的身影。他们主动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走村入户倾听民声、吸纳民意,在项目推进中多方奔走协调矛盾,当好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传声筒”,助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更合“民意”。
此前,大阳村有村民反映,施工方路基清表时测量放线超过前期捐地面积,可能会影响已经种植的农作物。镇人大代表谢奎春、王加育得知后,立即与村民一同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并积极与施工方沟通协调。最终确定按照前期捐地面积进行建设。该农户表示:“很感谢代表的帮助,这样处理我非常满意!”
东留镇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督在一线
善做项目施工的“监督者”
东留镇人大积极履职,以切实有力的行动积极履行监督职责。人大代表坚持以每周至少2次的频率,对大阳至大明村公路改建项目进行“嵌入式”监督,在施工现场,通过看现场、听介绍、问情况等方式,全面了解项目建设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镇人大代表谢亮伟在监督巡查时发现,新联村雷屋下坡路段施工区域涵管被回填土方堵塞。为防止周边村民的烟田因涵管堵塞积水受灾,谢亮伟主动作为,第一时间联系项目专班人员与施工方,督促施工方组织人员对堵塞涵管的回填土方及时进行清理。涵管恢复畅通,既保障了施工项目不受延误、稳步推进,又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从捐地动员到矛盾调解,从施工监督到意见反馈,我们代表们主动‘亮身份’,织密织牢人大‘联群网’,有力推动群众‘上心’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并及时收集涵盖施工进度、民生影响等多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镇政府,全力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东留群众能够真正受益。”东留镇人大主席谢奎春表示。
据了解,武平县东留镇人大主席团全力推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百姓所望、人大所向”这一理念。2024年以来,代表接待群众70多批次,成功推动解决涉及人居环境、生态环保、民生实事等领域问题9个,建议解决率达100%,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龙媒体记者 赖珊盛 通讯员 林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