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通过信用就医体系重构诊疗流程

让百姓就诊实现“零预存”


通讯员 熊川

挂号不排队、检查不缴费、住院不交押金——永定区医院率先响应福建省卫健委及医保局政策,于近日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便民服务新模式。该举措通过信用就医体系重构诊疗流程,让患者在挂号、检查、治疗、住院等环节实现“零预存”就诊,彻底解决传统就医“反复缴费”痛点,为永定百姓带来就医新体验。

4月11日上午9时,永定区中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但挂号窗口前却不见长队。市民王女士通过自助机完成挂号后,直接带着父亲前往中医科就诊。

“以前看病像走迷宫,每个检查都要先交钱,现在所有费用最后统一结算,医保直接抵扣,手机扫码就能支付,至少节省了半小时。”她向笔者展示诊间结算单,父亲这次针灸治疗总费用128元,医保统筹支付后个人仅需自付39元。

在住院部内科,73岁的吴龙姑正在挂点滴,其儿子熊城感慨地说:“老人家总怕住院花钱,这次没用押金就住了院,护士每天送费用清单,医护人员说,出院时医保结算和个人自付‘一站式’完成,压力小了很多。”这项看似“大胆”的改革背后,是一套精密的信用管理矩阵。针对新模式的可持续运行,永定区总医院构建了“信用评估+动态监控+资金兜底”三重保障体系。医院信息科负责人介绍,系统对接省诊疗失信人员数据库,结合患者历史就诊记录生成信用评分,信用良好的自费患者可享受不限额度初始额度,医保患者则默认开通服务。而对于存在恶意欠费记录或信用评分未达标的少数患者,(包括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吸毒等)所产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应由第三方负担的医疗费用,有“先诊疗后付费”恶意欠费记录的患者;其他不适合纳入“先诊疗后付费”的情形。)系统暂不开放该服务,需按传统流程预缴费用。住院期间,护士站每日同步费用清单,对接近信用额度的患者自动预警,出院时未结清费用者将启动法律追偿程序。

“我们建立了‘日对账、周核查、月清算’机制,确保资金流稳定。”永定区总医院院长陈东辉表示。

“‘先诊疗后付费’是医改领域的重要突破,其本质是通过信用体系重构医患信任关系。实践表明,该模式在提升就医效率、减轻患者负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永定区卫健局局长张汉锋表示,在给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需警惕“逆向选择”风险,即信用较差患者集中使用服务,为此已建立动态调整的信用评分模型,对极少数滥用信用就医的患者实施限制措施。下一步将推动该模式与“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探索人脸识别就医、信用额度跨省互认等创新举措,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