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4年我市优秀改革典型案例摘要
上杭才溪镇溪北村大坪果场脐橙种植基地。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
谢华安院士在新罗区雁石厦中供销农场水稻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永定湖雷镇石坑村村民在办理股权质押贷款。
长汀古城一角。
编 者 按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大、辨识度高的龙岩改革品牌。经评审,并经六届市委深改委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共评出“综合示范改革”类案例5个、“试点先行探索”类案例5个、“特色微创新”类案例11个。本报将分两期推出以上优秀案例的典型做法和成效,以典型引路,帮助和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汲取改革动力和灵感,为全市深化改革工作争先争优争效、再上台阶凝聚力量。
综合示范改革类
上杭创新“六个共富”机制打造共同富裕试点县
近年来,上杭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蹲点调研、精准指导下,以才溪镇为试点,探索实施思想共富、产业共富、生态共富、城乡共富、改革共富、文明共富“六个共富”机制,打造乡村振兴联片共富示范带,并在全县范围内加强推广。六个共富机制对于闽西革命老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其经验做法相继在省委政研室《调研内参》《人民日报》、央视网、改革网、《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刊介。
我市实现社保卡“一卡通”全领域应用破解办事难题
市人社局以龙岩社保卡“一卡通”为平台,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构建实现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惠老服务、劳动维权、智慧城市、惠民惠农补贴、异地就医购药等领域集合136项跨部门跨地区服务功能,同时实现“多证合一”应用,着力破解群众办事痛点,实现更加普惠便利。龙岩“社保卡一卡通”先后获评8大国家部委应用试点,多次亮相全国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展和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经验做法入选全国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百篇典型案例,获评福建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案例二等奖。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央广网、人社部官网、《中国组织人事报》重要媒体宣传推介。
长汀实施“五联动机制”拓展水土流失治理
针对汀江上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旱季河流缺水断流等问题,长汀县启动汀江上游水源地涵养体制机制专项改革,重点构建探索规划联动、项目联动、责任联动、利益联动、政策联动等“五联动机制”机制,该机制推动汀江上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46%,汀江上游水源地涵养建设工程纳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GEF项目。“五联动机制”推动长汀县在全国率先完成水土保持碳汇试点研究,实现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获水利部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取得新突破》获评“中国水利记忆·TOP10”十大新闻,并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我市实行“一线工作法”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市委政法委主动推动政法部门重心向下移、资源向下倾、力量向下沉,充实基层一线平安法治力量,通过实行“一线集结”“一线攻坚“一线反馈”机制,创新“同题共答
法”;开展现场“直办”、干部“领办”、多级“联办”,推动“多中心合一”,加强集中会商研判;创新“督帮一体法”,整合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点穴式”发现问题,“蹲点式”解决问题,“复盘式”整改问题,从源头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消除“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等创新举措,推动龙岩市平安建设“三率”综合指数连续13年居全省前列,省对设区市平安建设责任制考评龙岩连续4年获得“优秀”等次。2024年,全市政法力量下沉推动化解矛盾纠纷27642件,化解率达98.56%,其中指导化解重大疑难复杂、扬言类纠纷529件;全市十万人命案发案率仅为0.32,大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值。
武平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谱写兴绿富农新篇章
近年来,武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捷文村群众来信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试点工作,主要聚焦多式联营,创新推出“股金型”林票,打通资本投资渠道,进一步放活林地经营权,引导国企带村联户经营,拓宽生态价值转化通道;聚焦多重服务,探索建设“e林通”平台优化林业服务管理,完善多元管护、长效管护机制,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聚焦多方得益,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玩转碳生活”平台,推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武平县“三多”改革是持续探索林业改革发展新路,全力打造新时代林改“武平经验”升级版的又一重要改革举措,2024年9月27日,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武平召开。经验做法在《福建改革财经情况》上刊发。
试点先行探索类
林木采伐改革释放林业发展新动力
针对近年来广大林农反映的林木资源“变现难”、采伐审批“办证慢”、采伐抚育“矛盾多”以及林木采伐年龄限制严重影响社会资本发展林业积极性等问题,市林业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自主确定主伐年龄试点,主要创新做法有:在全国率先取消人工商品林年龄限制,破解“变现难”;在全国率先实行采伐审批便利化改革,破解“办证慢”;在全国率先实施办理采伐证“负面清单”,破解“矛盾多”。该创新机制写入国家林草局调研报告《科学采伐强生态,减证便民促发展》,中办、国办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吸纳了龙岩的“取消集体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等改革措施,上升为国家决策,福建省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龙岩市林木采伐制度改革工作专题报道。
水土保持项目
碳汇交易机制注入时代活力
市水利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和碳中和实践,推动全国首单及全国首单跨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分别在长汀县成功签约。该改革举措主要通过制定《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方法学》,推动小罗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成功交易,创新探索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怎么抓、怎么算、怎么卖”的一套工作机制,为全国探索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有效途径提供了“龙岩经验”,得到水利部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推广,改革经验被评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改革报》《福建日报》、福建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给予宣传报道。
供销农场“三三制”铺就富农新“稻”路
近年来,为解决“耕地抛荒化”“耕地细碎化”“农民种粮效益低”等难题,新罗区在龙岩“供销农场12033粮食生产托管”模式基础上创新“三三制”,首创“党支部+合作社+供销农场”和三三制盈余分红新机制,聚焦破解粮食生产中农业生产托管的难题,实现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和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共赢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人”。龙岩“供销农场”粮食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先后被写入福建省委1号文件、省委深改委工作要点、省供销社工作要点,并作为典型案例要求全省复制推广,该模式获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韩立平批示肯定,获得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充分肯定。并被福建省委周祖翼书记、罗东川副书记批示。
“才聚龙岩”行动计划引凤来栖
市委组织部以“紫金山英才”“岩籍人才回引”“选优生”“柔性引才”四大专项行动为牵引,大力推进“才聚龙岩”行动计划,主要创新举措有:坚持“全天候”、主动“走出去”,变粗放招揽为精准引才,形成全市上下引才聚才工作合力;推行“市场化”、打好“组合拳”,变单一招才为一体用才,不断吸引创业创新人才来岩发展;拿出“硬招数”、优化“软环境”,变短期吸引为长效聚才,充分激发用人主体源动力。“才聚龙岩”选派科技特派员工作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批示肯定,选派乡村振兴特派员工作得到省委罗东川副书记批示肯定,龙岩与广州人才对口合作经验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岩籍人才回引做法被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创新举措。
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永定区紧抓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省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契机,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区276个村居全面清产核资、农民领取股权证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形式,在全省首推股权质押登记线上审批新模式,通过探索一体化合作,推动股权质押常态化,打造一条龙服务,促进股权质押规范化推行一张网办理,提升股权质押便利化等举措,有效盘活农村要素市场,破解农户融资难问题。该模式获评2023年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全国仅有24个案例入选,获得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两次在《福建日报》头版上刊发推广。
本版文字、资料图均由市委改革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