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全覆盖”如何打造服务“硬核”?


“养老,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在试点两年后,去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由36个先行城市扩大至全国。站在新起点,保险行业正在酝酿怎样的布局,来应对老龄化背景下迸发出来的养老需求?

从供给“痛点”到发力“靶点”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如是提出。而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超7200万人,制度总体运行平稳。不过,前期试点过程中也不乏痛点,包括试点地区有限、产品种类不够丰富等问题,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养老金补充保障作用的发挥,也表明供给端还需进一步优化。将供给“痛点”转化为发力“靶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围绕个人养老金产品运作安全、成熟稳定、侧重长期保值等基本特征,发挥保险机构长期资产配置优势,构建了丰富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目前,在售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12款,涵盖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款产品。

从积极参与到身位领先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中旬,市场上共有956款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其中保险产品177款,占比18.5%。进一步细分来看,年金保险是主流,占比55.4%;两全保险约占三成。

在选择个人养老金产品时,不少人表示,不只看产品“货架”的丰富度,还看与自己的适配度。对此,针对年轻客群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出“国寿鑫颐宝两全保险(2024 版)”,18至60周岁人群可选多种交费期间与保险期间;保障多元,含身故;收益稳健,满期给付基本保额,为养老提供坚实保障。针对临近退休人员,该公司主打“国寿鑫益丰年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实现“养老+健康”双重保障。

产品先行,服务升级,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打造产品与服务的“双轮驱动”。例如,在免税普及上,中国人寿的销售人员会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保费扣除、收益征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要点,协助客户完成税务申报。又如为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中国人寿寿险”手机APP端建立个人养老金专区,同时,产品入驻电子社保卡APP产品购买专区、入驻石化金融APP等平台,满足更多消费场景,提高购买便捷性。

从“长线布局”到“长期主义”

资金安全亦是个人养老规划的核心诉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将客户的这一关切置于首位。该公司凭借超6万亿元的雄厚投资资产规模,精心构建起“稳健型 + 进取型”双轮驱动的投资策略,以实实在在的数据,诠释着对客户养老资金的稳健保障。

对个人而言,养老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对于供给者而言,无论产品还是服务的创新优化,抑或是穿越周期的稳健投资,都应当体现长线布局。中国人寿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上长线布局背后,正折射了“长期主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