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贪鲜要谨慎 莫让春笋伤了身
春日来临,又到了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鲜嫩爽脆的春笋,成为许多人餐桌上的“宠儿”,可谁能想到,这口春日“鲜味”竟让一些人进了医院。
近日,武平县城厢镇56岁的李大叔就因为春笋中招了。据家属回忆,李大叔对春笋格外钟情,连续三天,顿顿都以春笋搭配腊肉炒笋片为主,将春笋当作“餐桌主角”。然而,第三天深夜,他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痛,家人见状,赶忙将他紧急送往医院。入院后,诊断为“胃溃疡”。
春笋虽然营养丰富,富含水分、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有着“春季菜王”的美誉,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大快朵颐。医生提醒: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长期便秘等患者,食用春笋后可能会加重病情;胆结石和肾结石患者也要格外注意,春笋中的草酸盐可能会促进结石形成;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春笋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呼吸道水肿等过敏反应;孕妇和儿童因肠胃功能相对较弱,也应谨慎食用。
那么,怎样才能既享受春笋的美味,又保障健康呢?医生给出以下建议:成人每日食用春笋的量最好控制在150克以内,每周不超过三次;烹饪前先将春笋焯水去涩,可去除70%以上的草酸和部分生物碱,还可搭配温性食材,避免与寒性海鲜同食,更不要生食春笋;饭前尽量不要空腹食用春笋,可将其作为配菜在餐中食用;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在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若在食用春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反酸或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消化道损伤。大家在品味春日鲜美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自身健康,安全享受美食。
(文图源自“武平县医院”“武平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