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专利体系中的活跃度持续攀升
——访欧洲专利局首席研究与政策官雷克尼亚
■新华社记者 褚怡 杜哲宇
欧洲专利局首席研究与政策官吉勒·雷克尼亚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中国在计算机技术、电池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势头强劲,在国际专利体系中的活跃度持续攀升。
欧洲专利局25日发布的2024年专利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收到来自中国的20081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0.5%,达到历史新高。雷克尼亚说,中国在经历专利申请量的高速增长后,当前增速已趋于平稳。
“与2014年相比,中国(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4倍以上,是所有国家中增长最快的。”他说。
欧洲专利局去年收到的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和韩国,其中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数超过总数的10%。雷克尼亚说,美日申请量在下降,中国申请量在增长,而且差距在缩小。
2024年,欧洲专利局共收到来自全球的专利申请199264项,与2023年基本持平。雷克尼亚认为,全球专利申请呈现多元化特点。“绿色技术的持续创新是一大亮点,尤其是在电池技术领域,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过去一年,数字通信与计算机技术仍在欧洲专利局收到的专利申请中占主导地位,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雷克尼亚说,人工智能应用广泛推动了相关专利的快速增长,这种趋势已持续10余年且未见放缓。
“不过,量子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可能影响现有格局。2025年被称为‘量子之年’,如果量子应用成为主流,可能会对人工智能相关趋势产生影响。”雷克尼亚说。
(新华社柏林3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