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 创新深度融合——
科创赋能 激发民企活力
■龙媒体记者 李文钲 张梓睿 通讯员 林彬
近期,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2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市6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除厦门和高校外获奖数量排名全省第三,已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这是我市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的生动缩影。
作为全省山区地市中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提供广阔舞台。
厚植创新沃土 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我市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先后出台《龙岩市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务。
全市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全力落实各项科技惠企政策,2024年度28家企业获省级创新券补助72万元,294家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省级资金2205.9万元,发放“科技贷”215笔、金额8.88亿元,还首次与人保财险龙岩分公司开展科技保险合作,与工商银行龙岩分行、农业银行龙岩分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争取不低于100亿元授信支持。
全市企业也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科技领域取得各项优异成绩:德尔科技、晶旭半导体分别获得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最高奖项),均为当年度(2022年、2023年)全省唯一;紫金铜业、龙净环保、龙麟环境近年来先后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市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以上企业数连续六年居全省设区市第一(厦门单独办赛)。
筑强创新平台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
我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扣“2+4”工业产业,组建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与专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科技等四大产业研究院,柔性引进59名(含院士3名)专家教授,2024年来征集行业技术需求97项、解决30项,承担企业委托开展技术研发项目33项,开展技术检测、咨询设计等技术服务300余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罗学涛教授与福建省漳平市九鼎氟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连铸连轧法高效铝钛硼中间合金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发出高品质、高产能的铝钛硼中间合金,预计可为企业新增产值1000万元。
此外,我市紧抓广龙对口合作历史机遇,引进广州安捷生物医学技术研究院,并依托研究院12名(核心团队5名)医学人才组建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促成市农科所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永强岩土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科技攻关,获广州市科技局立项支持;开展研发投入分段补助、高企申报等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发展,2024年全市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备案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320家。
集聚创新资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市持续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深入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产学研协同攻关等科技活动,推动更多科技创新资源向我市聚集,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与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合作基础上,我市还与同济大学签订深化合作备忘录并促成技术需求对接5项、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调研指导机械装备产业发展。
加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合作,发起成立闽西南科研平台创新联盟,举办闽西南科研平台创新联盟技术交流与成果对接会,邀请闽西南近3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130家企业来岩对接交流,签订合作协议5项。
推动民营企业加强科技项目攻关,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充足动力。2024年全市科技企业共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立项金额2398.18万元,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立项金额56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