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共治、互补 企业互帮、互助、共赢
上杭工业园区安全联盟“联”出新效应
■通讯员 林斯乾
“去年,我们联盟组织38位内、外专家对18家联盟企业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共检查904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并督促闭环......”日前,上杭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安全生产联盟会议上,20多家企业负责人相聚一起,总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剖析自身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的不足。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万涛说,安全联盟给整个园区企业带来了新的效应。
上杭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原为蛟洋工业区)成立于2005年,是省级循环经济园区,已入驻58家企业。以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园区的铜业、氟化工、新能源等企业形成了上下游的循环经济链条关系。企业抱团发展,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假如一家企业因生产安全事故停产,将直接影响上下游企业的生产,进而影响整个园区的循环经济。
园区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安全生产专家,但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不同。如何整合资源,实现工业园区的安全共享?2021年10月,在上杭县有关部门的牵头下,紫金矿业集团联合园区内10多家企业主动探索安全发展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企业自主性质的安全生产联盟,以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为会长单位,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副会长单位,另有9家企业“加盟”为会员单位。安全生产联盟成立后,各企业之间可以互通有无,补齐短板,形成互帮、互助、共赢的新局面,取得“1+1>2”的效果。
“在新建厂房时,我们缺乏电力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泵的基座接地设计不合理,幸好安全生产联盟专家过来,得到了及时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中心总监陈征贤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园区各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小企业如果仅凭一己之力,聘请专家的成本高,而且难以涵盖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安全生产联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安全生产联盟成立后,设立了专家库,由联盟单位中负责机械、电力、消防、危化等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组成,每年抽调专家库成员对企业进行2次拉网式交叉检查;同时,每年邀请省级专家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每2年外请第三方机构专家对企业开展诊断式检查。检查的隐患问题不作为相关部门的执法依据,让企业放下包袱真查实改。
据了解,安全生产联盟每年还邀请园区外专家进行安全专题培训,组织联盟企业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交流。去年,针对园区企业特点,邀请了上海、南京、厦门等地及巴斯夫等企业有关专家到园区危化工贸企业开展检查、讲授化工安全过程与方法、分享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这是原先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做不到的。
目前,安全生产联盟在上杭工业园区不断“扩容”。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安全生产联盟已从当初的14家企业增加至目前21家企业;上杭南岗金铜产业园安全生产联盟也相继成立,首批已有8家企业“加盟”。安全生产联盟专家库已有37名专业人员加入。今年,安全生产联盟正计划建立安全信息化管控平台,安全问题的排查、跟踪、反馈进入快车道。
得益于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2024年,上杭工业园区获“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第75位。蛟洋新材料产业园通过D级(较低安全风险)化工园区省级复核,入选综合竞争力百强化工园区第96位,并成功列入省级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及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名单。包括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南岗金铜产业园、白砂新材料科创谷在内,上杭工业园区2024年实现产值148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