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技术助力长汀名城保护提升
本报讯(通讯员 陈炳林 钟丽荣)17日,长汀名城南大街保护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数字化保护工程。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迈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新阶段,通过前沿科技手段为千年古城注入智慧基因,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并重的创新路径。
长汀名城南大街作为汀州古城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存大量明清古建筑与历史街巷。项目团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物联网传感等数字化手段,对街区内建筑、道路、景观及地下管网进行最高可达毫米级精度的数据采集,并构建“虚实映射、动态交互”的数字孪生模型。
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保护效率,更拓展了文化传承的科技含量和边界: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各地游客通过AR导览扫描建筑,可实时查看历史场景复原、客家民俗演绎、历史事件描绘等,实现“穿越时空”的互动体验。建立智慧化运维管理,整合水电能耗、安防消防、游客流量等数据,构建“一屏统管”平台,提升街区运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对数字化资产进行留存,建立可共享的云端数据库,为学术研究、文创开发、非遗传承、规建管理提供开放资源,推动文化遗产“数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