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报创刊号上的连城印迹
1931年12月11日印发的《红星》报创刊号
■李大春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创办了机关报《红星》。《红星》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一般为4开4版,时有2版,或6、8版。在瑞金出刊的3年中,《红星》报办得丰富多彩、通俗生动,被称为“战士的良友”“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喇叭”。红军长征途中,《红星》报是党中央、中革军委的唯一报纸。
1931年12月11日《红星》报创刊号头版中刊出一篇报道《十二军攻下连城》,副标题为:捉到土豪二百多。其内容为:“十二军参谋处来信说:我们在十一月廿一日拂晓,分三路去打连城,连城的敌人白匪团匪一起共七八百人,六七百枝枪,接火后只有卅分钟,敌人就溃散了,当场打死有营长一个,官兵五十多个,俘虏了连排长和重要职员三百多个,捉到土豪二百多个,缴到步枪一百七十多枝,驳壳三枝,子弹两万多发,其余马匹日用品也多得好。”
查找红十二军的历史,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是由闽西各县赤卫团组成。1930年3月,根据闽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将闽西各县赤卫团改编为红九军。4月,根据中央的指示,红九军改称为红十二军,下辖三个师,伍中豪任军长,邓子恢任政治委员。1930年6月,红十二军随红一军团进军江西,留在闽西的红军和地方武装合编为红二十军、二十一军。同年十一月,根据中央的指示,将红二十军、二十一军改编为新红十二军,贺沉洋任军长(后中央派左权任军长),施简任政治委员。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后,新红十二军和老红十二军会师合编,仍称红十二军,游瑞轩任代军长,黄苏任政治委员。
当年红十二军攻下连城的故事,在当地无法查找到相关的详细资料。不料,近期笔者却在一本《连城文川李氏七修族谱.卷之首》的大事记中,有了意外惊喜,找到当年红十二军的足迹。大事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二十年冬(1931年),共军左权部据城,乡团训练主任陈永南死之”。所述事件与《红星》报创刊号头版中的报道吻合,左权的红十二军在这时间段攻下连城。另外,还有几段文字对于寻找红十二军在连城的红色足迹也极具参考价值:“十七年(1928年)六月廿四共军刘安恭(红四军二纵队司令员)部到连。同年八月,下南赤卫队四百余名,分据文亨、城区、隔川。十八年(1929年)八月共军伍忠豪(时为红十二军军长)据连,秩序大乱,陷入无政府状态者一年。二十年冬(1931年)组保卫团已无法镇摄,旋改组救乡团实即曾涤生先生湘勇组织也。十一月七日共军十二军据城,救乡团军训所主任陈永南被执,不屈死之。十一日晚,团总童友亮联合姑田曹坊民团夜袭击将城克覆”。但这里没有记录接下十天后发生的事,那就是红十二军于十一月廿一日兵分三路攻打连城,击退了白匪团匪的反扑势力,重新收复了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