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在时代发展新征程上续写新篇章
10月22至25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聚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省、市代表视察。
今年中秋之际举办的闽粤赣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暨第二届客家非遗奇妙夜活动掀起龙岩文旅热。
11月28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关于“聚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督的具体举措。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让旅游者在游览山川美景中感悟中华文化、涵养文化自信,已成为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时尚风向标。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在新时代发展新征程上续写新篇章。
聚力文旅融合摸实情
今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聚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省、市代表视察活动。视察组先后深入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前往漳州市考察,学习兄弟市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于10月25日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汇报以及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解决困难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此前从不同层面持续组织开展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调查研究、专题视察、执法检查等,摸清文旅融合工作实情,听取各界意见建议,助力文旅融合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底至7月初,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专题视察活动,详细了解我市红色文化遗存研究阐释和调查认定、修缮保养和保护管理、传承弘扬和宣传教育、活化利用和融合发展等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2023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就如何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古厝古建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高质量建设文化强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到长汀开展《龙岩市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紧贴文化强市目标持续用力。听取审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情况报告,开展《龙岩市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注入人大力量。
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龙岩市奇和洞遗址保护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努力做好奇和洞遗址保护各项工作,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
同时,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中心所在、大局所需,紧扣群众所盼与人大所能,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通过强化监督,助力我市颁布实施《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龙岩市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龙岩市奇和洞遗址保护条例》《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条例》等涉及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地方性法律法规,推动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走上法治化轨道。
精准深入调研找症结
通过深入调研,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也客观分析了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不断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文旅融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形式化、浅层化融合倾向还未根本转变——
融合不深。一些景区景点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览层面,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释不够深入,存在对古迹资源和非遗文化的开发与活化利用可视性不强的问题。
效益不显。一些经营主体存在管理层级过多,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缺失;一些景区服务人员态度生硬、素质不高、形象不佳。相关文旅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文旅产业投入与文旅产业收益失衡。
特色不彰。文旅产品缺乏创新和特色,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我市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旅产品较少,缺乏非来不可、非玩不可的核心吸引物,文旅品牌形象尚未真正建立,难以产生轰动效应。
链条不长。文旅产业链条涵盖众多相关行业,但我市文旅产业链条整合不完善,文旅经济还主要体现为门票经济,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条方面延伸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对服务业的拉动、辐射不强。
机制不活。管理机制方面,文旅融合发展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重大事项的综合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投入机制方面,文旅融合发展投资主体渠道单一,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人才保障方面,我市文旅专业从创意设计、市场营销、文化创作到导游、讲解员人才全链条缺乏,亟需完善人才引育机制。
聚焦千亿产业出实招
文化旅游业是各地拼经济、稳增长、促消费的主战场,发挥着“一业兴、百业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逐步提档加速,成为我市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工作主线,围绕调研发现问题,出实招、献良策,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形神兼备,彰显文旅融合发展新魅力。坚持以文为魂,以旅为体,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章,以文化的视角审视、塑造景点景区,打造具有独特气质和魅力的文旅产品。
动静分明,塑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品质。就是要让静态的山水人文景观和可移动文物、文字史料,通过数字化、声光电等手段再现文化,让景点灵动,让文物说话,提升文旅产品的生命力。
日夜贯通,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重点要打通日间经济和夜间经济融合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努力打造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新的增长极。
土洋结合,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新时尚。坚持土洋融合,以多样化的文旅产品供给、丰富的跨界业态,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要,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新时尚。
内外联通,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动区域内外文旅合作交流,提升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竞争力,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
软硬兼修,营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气象。围绕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改善文旅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积极探索具有龙岩特色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