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议加大龙岩本土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瞄准大健康 “链”动中草药


融媒体记者 刘玉荣 通讯员 麻小洁

一方水土养一方药材。龙岩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仅孕育了丰富的野生中草药资源,也让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如火如荼,成为我市积极探索绿富共赢模式的新增长点。

中草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形势下,如何根据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市政协委员颇为关注。11月1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市政协委员。

挖掘资源

做优做强拳头产品

市政协委员、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傅明骏认为,我市现有中草药资源种类1065种,占全省30%,植物资源种类2800多种,野生药材蕴藏量占全省12%,进行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前景。

“野生中草药资源因其长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具有独特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宝贵的基因遗传资源。”傅明骏认为应立足资源禀赋,加强中草药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底数,做好道地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同时,筛选有种植前景的野生中草药,开展人工抚育,建立野生药材种群繁育基地,并依托自然保护区周边独特的地理优势,实施集中连片林下种植,保证道地中药材优质、高产。

目前,龙岩市的中草药种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武平灵芝,武平仙草、连城铁皮石斛,长汀茯苓,永定巴戟天等。他建议要尽快开展中草药高质量种植标准制定,推进中草药种植标准化、规模化。

他还建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中草药相关科研和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龙岩市高等院校、农科所开展中草药人工栽培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已规模化种植的灵芝、巴戟天、铁皮石斛、茯苓、金线莲等地道药材,做优做强拳头产品。

聚焦健康

推动药食同源发展

市政协委员何伟认为,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将推动万亿级的药食同源健康养生市场发展。我市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食用中草药的悠久历史,为药食同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此,他建议继承和弘扬闽西中医药养生文化,推动药食同源产业成为我市特色新兴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做法上,他建议一要加强连城县揭乐乡“石斛小镇”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我市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优势,以药食同源产业为主题,借助连城县揭乐乡已获批“石斛小镇”机遇,结合冠豸山旅游,将揭乐乡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与客家美食、研学体验、休闲养生、科普宣传等内容相结合,打造我市药食同源产业园区,推动我市药食同源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其他县区复制连城县揭乐乡“石斛小镇”的模式,推广各自优势的药食同源产品。

二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药食同源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如制定奖励机制,加速药食同源科研产品的转化,支持企业在配方、原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成立药食同源产业专项信用贷款,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做大我市药食同源产业规模等。

三是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原则,打造我市药食同源产业品牌。龙岩是客家聚集地,也是美食之乡,食材中大量使用药食同源药材。何伟建议传承和挖掘客家药膳,鼓励药膳、预制菜研发创新,推动铁皮石斛、灵芝等药食同源药材与客家美食完美结合,带动其他食材产业发展,构建客家美食供应链。拓宽药食同源食品的使用场景及保存期限,开发多样化药食同源产品,除了药膳预制菜外,可推出代用茶、功能饮料、零食、护肤品等。

综合来看,何伟认为应结合龙岩生态优势、旅游资源,瞄准“大健康”方向,促进中草药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保健康养饮品、食药同源中药材等新产品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推进我市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