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染金色 今朝更好看

——摄影家镜头里的闽西梯田丰收景色


大山深处有人家 陈军 摄于永定区湖坑镇无银村

多彩肖岭 蓝善祥 摄于长汀县童坊镇肖岭梯田

金秋染梯田 李志坚 摄于长汀马罗梯田

上帝的调色盘 蓝善祥 摄于永定区坎市镇秀山村

丰收田园 郑献兴 摄于上杭下都五丰梯田

秋染环聚楼 蔡双荣 摄于永定区湖坑镇中山村

傅长盛 郑献兴 文

福建西部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藏着一片片令人叹为观止的梯田景观。秋风渐起,稻穗由绿转黄,闽西梯田便迎来了一年中的丰收时节。从高处望去,梯田如同大地的指纹,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坡上,金色辉煌,层层叠叠,绚烂耀眼,成为绿海深山之中的一道道风景线。

闽西多山,重峦叠嶂。南宋的志书《临汀志》形容汀州“崇岗复岭,深溪窈谷”,龙岩因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间盆地、河谷有限,良田不足以养活日益繁殖的生齿,先民们便向大山要耕地,上千年来,含辛茹苦,披荆斩棘,开垦出无数环绕高山的梯田。

闽西的梯田,遍布山区乡镇,蔚为大观。最为著名的是长汀肖岭马罗梯田。长汀县童坊镇与连城县接壤的肖岭村和马罗村,地处大山白沙岭南坡,海拔高地势陡,800余亩稻田都在陡坡之上。“出门碰额坎,耕田之艰难,人喘牛也喘。”梯田分布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开垦于唐末,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客家先民依山凿田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连城罗坊坪上村的梯田也颇为壮观。被称为“坪上不平山坡多,出门上山又爬坡”的坪上村,拥有梯田千余亩。在阵阵秋风的吹荡下,坪上村那似秤钩一样弯垂摇晃着的金黄色稻穗挤挤挨挨,翻滚着金色的波浪。而朋口镇瑶里村400亩的石砌古梯田也稻浪翻飞,美丽如画。瑶里梯田有近四百年历史,从下往上望,如道道坚实城墙,蔚为壮观。

近年来,随着客家土楼走红,土楼山间的梯田也走入人们的视野。永定区(客家土楼)梯田,有初溪梯田、岩太梯田、南溪梯田、奥杳梯田等。那动人的色彩,或平行或交叉或蜿蜒的线条令人沉醉不已,尤其是奥杳村连片广袤的梯田,阡陌纵横,或圆或方的土楼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闽西梯田的丰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丰收故事,也将这份对土地的深情与敬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