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南塘文化会客厅“淘宝记”
■融媒体记者 刘少雄 陈志强 傅长盛
“我们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28年成立了党组织,涌现出了许多革命先辈。四渡赤水纪念馆,有一位烈士叫陈先多,是我们南塘村的英雄,在红军长征青杠坡战斗,他担任红二师卫生部部长......”
11月3日上午,长汀县河田镇南塘村的“乡村文化会客厅”,30多位前来采风的作家,被68岁的老支书陈建民的深情叙述吸引住了。
这是一间老民居活化利用后的“美劳学堂”,一场以“我们村里的传家宝”为题的座谈会在这里举行。老人刚打开话匣子,河田镇镇长邱新义就赶紧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淘宝”。
“享誉世界的大学者陈鼓应教授就是从我们南塘走出去的......”数起村里的“宝”,78岁同样当过村支书的陈嵩登声音洪亮。
“我们村向来崇文重教,孩子们刻苦上进,村子里每年考上大学至少20多人......”说到村里人才辈出,75岁的退休教师陈水应一脸自豪。
时值深秋,平畴沃野、山清水秀的南塘村,呈现出“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图景。县化肥厂退休的老科长陈石木饱含感情地说:“过去大水经常淹没村庄,上世纪60年代,是老支书陈嵩登带领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筑河堤,保护了万亩良田,改变了‘靠看天吃饭’的日子......”
“今天的南塘,通过发展‘五金’产业(金银花、金稻田、金鸡——河田鸡、金橘、金针花),老百姓的干劲越来越足......”福建省劳模、长汀县绿之梦家庭农场负责人易小贞激动地说。
发言非常热烈,小小的厅堂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厅堂变课堂,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股民”,说到村里的新面貌,村支书陈欣秋用“五变”概括“乡村文化会客厅”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让作家们印象深刻。
故事一个又一个,掌声一阵又一阵。不知不觉,个把小时过去了。听了大伙儿的精彩介绍,邱新义感慨地说:“来河田镇一年多,也到过南塘村多次,今天听到大家争相给南塘村‘数宝’,听了很多以前从未听到的南塘故事,真是收获满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我们建设‘乡村文化会客厅’,就是要通过挖掘乡村特色亮点,突显乡村文化‘DNA’,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焕发文明新气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剑锋用精炼的几句话对座谈会作小结。
听了老前辈的介绍,作家们深深体会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到今天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不畏艰难、勇于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始终是南塘村不变的根脉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