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千年风韵 承万古风华
■龙岩师范附属小学 五年级(6)班 陈晰灵
中华民族,历史千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文化,如璀璨明星,如漫天朝云,那是从一支笔尖流淌的墨河——书法。
每当手中执笔,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一横一捺,笔墨传情,那是多少中国人的代代相传!
中国的根,在甲骨文。远古时代的一刀一刀,刻下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花草虫鱼、鸟兽飞禽,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皆在刀下,拥有了最初的生命。
中国的本,在篆书。那是纷纷乱乱的春秋战国的一部,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早的统一帝国——秦,人们交流,乃至记事等等的血脉。它流传至今,已鲜有人识,但它封存的是一段时光,一段历史,也将再长传至千秋万代。
中国的史,在隶书。汉朝的强干,缔造了《张迁碑》的古朴苍茫,昭君出塞的娇丽,勾勒了《曹全碑》的秀美明媚。它简单易识,时至如今,依然广为人知,甚至成为了一种艺术字体,在身边,无声地述说着那千年传承。
中国的骨,在楷书。唐宋富强中,它拥有颜真卿的厚重,也含有欧阳询的端庄,还含有柳公权的瘦劲......这是今天人尽皆知的文字,毛笔下的抑扬顿挫、藏锋布白,展现着那个时代的风韵。课本中、作业里,也是它的耕地。
中国的魂,在行书。它的随意,成就了它的不羁,牵丝、连笔,春联上的常客,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古风的最美诠释,风雅的最佳呈现。
中国的基,在草书。汉末的草,谨小慎微,而毛主席的草,恣意奔涌。一代伟人把他的生命,同中国、狂草和诗韵连在了一起,也让古今的草书,源远流长......
穿越千年,我们仿佛听见来自远古的呼唤,“孩子们,回来吧,我一直在等你们,等着你们把它永远传承,传承给子子孙孙,乃至千秋万代!”传承,我们永远铭刻在心。唯有传承,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有了一代代人的传承,文化永远不会断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每个字都是古与今的对话,闪烁着穿越时空的璀璨光芒,是山川河流间回荡的长歌壮曲,书法永流传,且将新火试新茶,“书法”趁年华!
(指导老师 陈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