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庐丰畲族乡丰乐村:

从市级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通讯员 林斯乾 林寿亮

走进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乐村,稻田平整,阡陌交错,屋舍俨然,一幅现代新农村图景展现眼前。

近年来,丰乐村党支部以产业为抓手,探索建立“四共四联”共富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该村党支部聚焦市场需求和土地效益提升,实施分片区跨村联建,通过资源整合,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烟稻”轮作特色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化、效益化。目前丰乐村烟稻菜种植面积达1100亩,示范带动全乡种植烤烟1.2万亩、水稻2.9万亩、蔬菜3000多亩。农户种植烟、稻、菜收入稳定在8500元/亩,致富增收效果显著。

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该村组建“畲民福专业合作社”“三丰烟叶综合服务合作社”,通过“种采烤分”“五个定”“七个统一”的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为农户每亩烟稻减工降本100元,实现增收500元。该村还通过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团队、乡村振兴特派员等,开办技能培训班、开展实地指导,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和水平,培育了一批当地乡土人才,为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生产加工短板,该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试点,建设“畲味小菜”红领共富工坊,走农产品精深加工路子,打通农特产品与市场的连接通道,让农产品“升值”。共富工坊每年将为村财增收约20万元,辐射带动群众500多户。该村还结合本地畲族文化与产品特色,注册“庐丰畲乡”公用品牌,打造大米、绿茶、麦芽糖等“1+N”产业发展链条。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丰乐村在以“烟稻轮作”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新建光伏发电站、探索稻田蛙套养等项目,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投资120万元建光伏发电,总容量270kW,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4万元的收入。

促进共同富裕,是丰乐村支部坚持不懈的目标。该村实施“先锋带富”工程,建立致富党员与低收入群众挂钩帮扶机制,党员做群众的“宣传员、服务员、指导员、贴心人”,实现先富带后富。目前,丰乐村正持续打造农村服务型的党支部品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工作,实现了从市级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转变,并获得了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民族团结模范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