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行使东路军东征漳州指挥权探究


《红色中华》报道东路军攻占龙岩。

黄光礼

在1929年12月底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回到红四军领导岗位。随后,又担任红一军团总政委,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等职,领导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围剿”。1932年4月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前夕,毛泽东曾短暂失去了红军军事指挥权。那么毛泽东为何会失去军事指挥权,又何时获得东路军东征漳州的指挥权?又为何是在长汀开始行使东路军东征漳州军事指挥权的呢?本文就此作一探究。

一、造成毛泽东失去军事指挥权主要原因

(一)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毛泽东原有职务逐渐被撤销或无形取消,从组织架构上失去军事指挥权。1930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局,同时成立苏区军委。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指出中央政治局决定在中央苏区立即设立中央局,目的在指导整个苏维埃区域之党的组织,同时,并在苏区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以统一各苏区的军事指挥。10月29日,《中央关于对付敌人“围剿”的策略问题给一、三两集团军前委诸同志的指示》“苏区中央局在江钧(项英)同志未到达前,可先行成立,暂以泽东同志代书记。”“中央军委暂不组织,候江钧到后再成立,目前一切政治军事指导统集中到中央局”。1931年1月15日苏区中央局正式成立,周恩来任书记(未到职),项英任代理书记,毛泽东、朱德等9人为委员,并成立由苏区中央局领导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为主席,毛泽东、朱德任副主席。随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取消。此后,毛泽东担任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政治部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排名项英之后。因项英不懂军事,缺乏作战经验,所以,在当时作战指挥上,毛泽东仍起主要作用。1931年10月11日,苏区中央局以项英“工作能力不够领导”等为由,“决以毛泽东为代理书记,请中央批准。”10月底,临时中央同意毛泽东代理中央局书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任命了以朱德为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红军,毛泽东仅为中革军委十五个委员之一。中革军委成立后,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撤销(1932年6月才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毛泽东的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委随之取消,在组织架构上也就自然失去了对军队的实际指挥权。11月,毛泽东还担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还能指挥中革军委。但到了12月底,周恩来到达瑞金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毛泽东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自然取消,也就无形中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

(二)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苏区,毛泽东的“乡村为中心”的主张与临时中央的主张格格不入,逐渐被排挤出红军的领导岗位,失去军事指挥权。因“富田事变”后的肃反运动,毛泽东领导的总前委在中央苏区的权威受到了很大影响。随着中央代表团来到苏区,毛泽东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乡村为中心”的主张,与临时中央的把战争引向中心城市,取得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城市中心论相抵触,逐渐被排挤出红军的领导岗位,失去了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权。1931年11月赣南会议上,受到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影响的中央代表团就开始排挤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不点名批判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确立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党包办一切”,红军“没有完全脱离游击主义的传统”。在是否攻打赣州的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坚决反对攻打赣州,又被受到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影响的中央局大多数同志不认可。不久,在叶坪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又不被大多数与会同志认可,会后,毛泽东请病假到瑞金东华山休养,暂时离开了红军队伍。赣州久攻不克,红军付出重大牺牲,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上东华山请毛泽东下山解围,毛泽东建议大胆启用刚起义的红五军团,以解红三军团之围。赣州撤围后,苏区中央区在江口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行动计划。会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又不被中央局大多数同志认可。会后,毛泽东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和中革军委委员身份随红一军团行军北上宁都,执行苏区中央局会议做出的挟赣江而下向北发展,相机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或较大城市的任务。从赣南会议到江口会议,毛泽东没有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甚至还短暂离开了红军队伍。

二、从苏区中央局决策东路军入闽作战、东征漳州过程分析,毛泽东在长汀开始行使东路军东征漳州指挥权

(一)苏区中央局作出东路军入闽作战、东征漳州的决策过程。虽然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一再受到左倾冒险主义影响的中央代表团的不认可甚至反对,他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被不断排挤,但毛泽东毫不气馁,不断创造机会,宣传自己的策略主张。在随中路军一军团北上宁都期间,获知闽西红十二军占领杭武,粤敌入侵闽西的敌我状况后,立足中路军红一军团经济困难的实际,经一番努力,做通了中路军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向闽西发展的思想工作。林、聂赞同毛泽东的主张后,果断向中革军委发电,表示完全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并提出了今后中路军的行动计划。中革军委收到林彪、聂荣臻电报后,觉得事关重大,上报给苏区中央局。苏区中央局获得中革军委转来的林、聂电报后,考虑到红军给养困难,粤敌入侵的实际情形,为巩固闽西苏区,打击粤敌,解决给养,决定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讨论毛泽东的意见。随后,通知毛泽东到瑞金参会。同时,也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同意林彪、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转战闽西,前往长汀待命。

在1932年3月27、28日的瑞金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的主张终于获得了苏区中央局大多数同志的认同。会议决定将红一、红五军团组成的中路军改称东路军,确定由毛泽东率领东路军入闽作战,打击闽军和进入闽西的粤军,巩固闽西,筹措经费,后集中全力争夺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据此,3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发布训令,总结了赣州战役的教训,提出了红军的中心任务,针对粤军入闽的现状,要求“现在粤军入赣入闽,我们应当先巩固赣南闽西,赤化赣州附近几县,这样来威胁粤军入赣。”“同时派一部兵力入闽开展闽西苏区,威胁粤军。”

瑞金召开的苏区中央局会议赋予了毛泽东对东路军的临时军事指挥权。会后,毛泽东赶赴长汀。在长汀,毛泽东在听取了福建省委和省苏的报告后,根据漳州“难守易攻”的实际情况,灵活性地运用左倾临时中央集中兵力争夺中心城市的思想,不待苏区中央局批准,就改变瑞金苏区中央局会议决定,果断作出攻打龙岩、漳州的战略决策。3月30日,毛泽东一面电报给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阐述自己“直下漳泉”的战略主张,一面又迅速召开中路军红一军团团以上干部东征动员会。

4月1日,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赶到长汀,在听取福建省委汇报后,批准了毛泽东东征龙岩、漳州的作战决定,至此毛泽东开始行使东路军东征漳州的军事指挥权,漳州战役拉开了序幕。

(二)确认毛泽东获得东路军军事指挥权的重要依据——电报。1.毛泽东通过林彪、聂荣臻向中革军委发电报阐述自己的策略主张,表明毛泽东此时并没有红军军事指挥权。根据1932年3月18日中革军委电令,3月19日毛泽东随中路军向宁都集中。途中,毛泽东做通了中路军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的工作。3月21日,林、聂向中革军委发出了同意毛泽东提出的行动方针电报。如果当时毛泽东有军事指挥权,就无需经由林、聂名义来发电报给中革军委。

附3月21日电报:林彪、聂荣臻关于同意毛泽东提出的行动方针给中革军委的报告(1932年3月21日)

朱主席、王、彭副主席:行动问题,我们完全同意毛主席的意见,目前【在】粤方开始派兵入闽、赣讨赤情形下,更应采毛主席意见。三军团应暂在信丰西南一带工作,一面观察各方情况之变化。五军团应即随一军团到东北一带工作,打击福建敌人,速筹大批款子,赤化建、泰、宁及清泷〔流〕等县。一军团大概四月二日可到沙县,我们本日已电要十二军即出发到宁化北牵制敌人。林彪、荣臻

2.自3月27、28日苏区中央局同意毛泽东东征龙岩主张后,3月30日,毛泽东直接向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发电报,阐明自己的策略主张、东路军和自身的行动情况,表明其已经获得并开始行使红军东路军军事指挥权。

附3月30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的电报: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一九三二年三月三十日)

恩来同志:(1)电悉。政治上必须直下漳泉,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若置于龙岩附近筹款,仍是保守局面,下文很不好做。(2)据调查,漳州难守易攻,故我一军团及七师不论在龙岩打得着张贞与否,均拟直下漳州。(3)粤敌从大埔到龙岩胁我后路只须五天,五军团从信丰到龙岩须十五天,故若待已知粤敌入闽,然后调动,必迟不及。(4)一军团已开至汀东之新桥休息,以乱敌探耳目,候七师取齐,即先向东行。五军团可随后入闽,但至迟四月二十日须到达龙岩待命。十三军亦须入闽,位于龙岩坎市,保障后路。现一军团前进,后路完全空虚,七师望催兼程来汀,若七师不取齐,一军团下漳州更单薄。(5)我明日去旧县晤谭、张。泽东 三月三十日

3.在启动攻打漳州及漳州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前后向周恩来发了三封电报,表明其开始正式行使东路军东征漳州的之事指挥权了。

附毛泽东给周恩来的电报:

电报一:直捣漳泉部队必须更迅速更集中(一九三二年四月二日)

恩来同志:1.我昨日到上杭,商应敌布置。拟阳(七日)去白砂和林、聂会合。2.敌一部既入闽,我直捣漳泉部队必须更迅速更集中,否则敌占先着,我军将进退维谷。五军团全部必须立即出发,取直径急行军赴会昌筠门岭,间经武北湘坑、官庄、白砂,于十四日到龙岩。3.中央局、军委宜移长汀。4.三军团行动如何,统盼电示。泽东 四月二日

电报二:龙岩战斗胜利原因和岩永今后工作 (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一日)

恩来同志:1.龙岩胜利,差员答复。赣州撤退,入漳应有一战,若能消灭张贞大部,便是剪除粤敌一翼。2.昨日胜利原因是:甲、白砂休息一天,团结兵力。乙、不顾坎市,直取龙岩。丙、大池宿营,不去小池,击敌不备。然未置全胜,则四十五师解决敌之前哨过缓,否则敌八团及其旅部可望全获。3.在此地驻两天,会合九师即直下漳州。4.岩永工作,应站在迅速造成战场的观点上去做,因此要加强领导,加以红军主力在前方,总政治部似宜移到龙岩,总经理部应迅速移龙岩管理运输,并做衣服。5.十二军除任争取杭武外,还须侦察大埔、平和敌情,此点关系甚大,已要谭震林亲率电台并一团人去永定,向埔、和游击,时通消息。6.黄任寰有入赣南说,到寻乌的似即该部。粤闽边界似由黄质文守备。目前粤敌是对江西取攻势,对福建取守势。但我军入漳,必能诱动该敌。 泽东 四月十一日

电报三:今后中心任务和新区、白区工作的意见(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恩来:1.南靖一战,张贞大部消灭,达到剪除粤敌一翼之目的。这不但对巩固闽西发展闽南游击战争、援助东江红军有帮助,且因漳州海口之占领,影响时局甚大,有调动粤军求得战争之可能。因此争取对粤敌的胜利,成为今后中心任务。2.粤敌有从永定、平和或诏安入闽之可能。我东路军当于最短时期向北杭武岩永四个全县发展闽南游击战争,筹足百万以上经费,准备消灭入闽之敌,以期迅速入赣北上。3.闽南剥削奇重,工农小商深恨地主军阀到绝,红军入漳,市民拥看若狂。4.已与邓子恢见面,据云:南靖、平和、云霄、漳浦、龙溪五县相交之龙溪圩,距漳州八十里,有一红色游击区,群众约四万,漳州南乡有一个六十人的红色游击队。现决以龙溪圩为中心,向南、平、云、浦、龙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其他白区的工作纲领是:(1)公开宣传。(2)秘密组织。(3)散发谷物而不建立政权,不分土地。漳州是否建立临时政权机关,以资号召,待数日后看群众斗争情形及环境需要而定。反日宣言须速示。泽东 四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