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推动生态龙岩建设,全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龙岩答卷——
碧水蓝天总关情 层林莽莽蕴生机
图为日前拍摄的长汀县荣丰水库一角。通讯员 陈炳林 摄
■融媒体记者 段勇彬 通讯员 李文星 陈威 丘锦鸿
6月30日,龙岩市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标段)开工仪式暨项目工作推进会在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举行。该项目是今年我市重点攻坚的100个重大项目之一,对提升我市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守护闽西绿水青山具有重要意义。
7月3日,中心城区南公园,林木葱郁、鸟语虫鸣,随着天气转晴,重启户外运动模式的快走爱好者林磊华告诉记者:“环境很好,空气很棒。在这跑步、快走十多年了。”
......
近年来,我市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多管齐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持之以恒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特别是去年,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市领导挂牌督办全市最突出的23项生态环境问题,全方位部署、全过程督导、高标准实施。同时,谋划实施222个生态环保攻坚项目,策划生成生态环境治理项目361个,推动62个项目纳入中央污染防治项目实施库,并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2023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37)和优良天数比例(99.7%)均居全省第二,主要流域水质改善程度(△CWQI)居全省第一,年度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89.94%)居全省第二,省对市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首次进入全省前三名,水土保持、林长制、河湖长制考核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今年一季度,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9)和优良天数比例(100%)均居全省第一。
去年,我市围绕提升“差别化防控能力、精准化监管能力、系统化治理能力、产业化供给能力、多元化支撑能力”发力,全市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3.89万亩,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27%,其中长汀提升至93.46%。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经验被借鉴吸纳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上杭县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长汀县成功落地,受到国家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此创新之举对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标志和示范意义”的肯定批示。
水之品性,利万物而不争。利之前提,在水资源优质、水生态健康。今年以来,我市以严格保护水资源、强化防治水污染、持续改善水环境、加快修复水生态为着力点,全面高效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深入实施,流域水质持续提升,河湖生态进一步改善。1-5月,全市主要河流76个国省控断面I-III类优良水质比例为100%;I-II类优质水质比例为77.6%,同比提升19.7%。其中,16个国控断面I-II类优质水质比例为81.3%,同比提升18.8%;49个省控小流域断面I-III类优良水质比例为100%,I-II类优质水质比例为61.2%,同比提升12.2%;全市13个市、县级集中式生活水源地优良水质比例为100%,优质水点次比为98.5%。
碧水蓝天总关情,层林莽莽蕴生机。我市出台《2024年度林业高质量发展“三争三比”行动方案》,部署三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全市林业改革创新。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林权流转面积6.46万亩,累计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7家;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2万亩,占年度造林任务的100%;累计对接8个项目,完成新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9.27亿元;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超1014.9万亩,产值达106.6亿元,花卉苗木产业全产业链产值94.2亿元,实现生态旅游社会总产值35.4亿元......
百姓富、生态美,龙岩老区苏区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生动诠释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龙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