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风雨同心 共建家园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李文星综合)连日来,在全市多地受灾严重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涌现出一群又一群“逆行者”,全力以赴投身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主战场”,竭尽全力加速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市财政局闻“汛”而动,第一时间赶赴上杭县蓝溪镇救灾挂钩点开展救灾工作。会同市农业部门及三农保险承保公司,督促承保机构加快推进灾后“三农”综合保险理赔,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截至6月20日,已调拨上杭、武平两县防汛救灾资金4100万元。
省住建厅、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县住建局紧急组建成立148个应急抢险队伍奔赴一线抢险救灾,并对市政道路积水情况进行动态巡查和监测。17日起,专家组先后深入受灾严重的区域,现场查看房屋受损情况,结合房屋安全状况提出切实可行安全防范建议。
6月20日上午,市工信局前往挂钩帮扶重点受灾乡镇上杭县茶地镇,现场指导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协调福龙马3辆洒水车抵达现场,支持开展路面清淤工作。动员盼盼食品、香铭食品、荣庆食品、耀鑫贸易等企业支援生活必需品。
市自然资源局全力统筹调度救灾技术力量,指导乡镇(街道)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等重点区域,及时开展防护处理,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截至6月20日16时,累计出动专业技术人员517人次,群测群防17098人次,巡排查隐患点3765处次、高陡边坡3858处次。
市卫健委迅速投入到防汛救灾的第一战线,开展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上杭县组织全县医疗系统应急队员调度出诊40余场次,出诊医护人员180余人次。武平县组织全县医疗系统应急队员调度出诊20余场次,出诊医护人员100余人次。
市水利局迅调配人员物资力量,组建11支应急队伍,参与灾后水毁工程应急抢修,全力推动农村供水应急修复。截至6月22日,467处农村供水工程完成应急修复,所有受灾行政村实现应急通水。
市水库中心党员干部组成红土先锋党员突击队,提前入驻两座水库办公,严密监测研判水雨情及汛情发展态势,预先腾空黄岗水库近300万立方米库容、何家陂水库腾出库容97万立方米,做足充分准备。目前,两座水库均安全泄洪,泄洪量近1600万立方米。
市人社局积极组织救灾物资的筹备和发送工作,6月20日市紧急调配大量的生活必需品,下午4时,满载救灾物资的车辆到达武平县象洞镇,顺利将救灾物资进行交接。
市总工会累计下拨专项救灾资金210万元,用于慰问受灾职工和抢险救灾人员。武平、上杭、新罗等地工会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工作,多渠道紧急购买应急救援物资,专人专车迅速送达抢险救灾一线。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省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全力以赴协助自然资源部门防治地灾,积极提供地灾应急技术支撑。截至6月22日19时,共派遣地灾应急技术人员近200人次,协助应对突发灾情;巡、排查地质灾害点278处,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216处,提出处置建议(措施)216条。
市曙光救援队组织党员、志愿队员前往武平县中赤镇、下坝乡等地参与抢险救援、人员转运、物资发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