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与烟尘“交手”三十五年
——记全国劳动模范郑国强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产业、企业、产业工人共同“向新而行”,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即日起,市总工会、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中国梦·劳动美——劳动有福、劳动造福”专栏,在《闽西日报》推出一批我市劳模工匠新质生产力代表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故事,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引导他们以良好精神风貌勇当主力军、建功新时代,共同奏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融媒体记者 曾萍 通讯员 杨丹
4月28日下午,在龙净环保工业园的展厅内,郑国强向记者介绍除尘设备,在讲到电控除尘部分时,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般,笑着说:“详细讲的话我可以说几天几夜。”
郑国强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电控事业部科研开发和科技管理等工作,已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电控技术研发三十五年。
“搞技术的,没有五六年的沉淀很难做出成绩。”郑国强说。刚进入龙净工作,他就夜以继日地学习环保知识和电控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他的电控研发走上了正轨。
在早期的一次工作中,有个“k型高压控制器”项目让郑国强印象深刻。“那时候在安徽铜陵电厂调试,当时两个同事和我一起趴在地上接线,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成功了。”郑国强回忆说。
环保电控除尘是控制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郑国强负责的电控技术是最核心的部分,用于吸附设备中污染物,多应用于电厂等烟尘污染物产生较多的工厂。
“一晃已工作35年了,我从一名技术员,到助理工程师,现在已经是高级工程师了。一路走过来,坚持最重要。”郑国强感慨道。
2010年,郑国强曾对电控除尘做了一次较大的功能改进,该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可为企业节省超百分之五十的电能。“这套软件十几万的核心代码是我写的,项目花了大概三年时间。”郑国强说。
三十五年如一日,郑国强始终奋战在大气污染治理电控技术的研发第一线,研发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包括除尘用高频电源、脉冲高压电源、变频电源等,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郑国强开始探索AI与电控传统控制技术结合的可行性。
此后,郑国强虽经历了一次较大手术,但他不曾停止研究。2021年,郑国强作为技术专家带领团队开展“基于AI技术的智慧高压控制开发”的研究,该技术可提高电控除尘精度并实现30%—45%的节能率。如今,该系统已逐步应用于陈家港、汕尾电厂、大唐云冈电厂等多个国内工厂。
三十五年日与夜,郑国强热爱自己的事业,一直投身环保工作,先后在2013年荣获龙岩市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被评为龙岩市科技创新人才、2018年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