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和美乡村入画来
——连城县塘前乡以“创卫”为契机建设美丽乡村
靓丽如画的塘前乡水源村
■通讯员 黄水林 谢苇妍 罗俊敏 文/图
一尘不染、天高云朗、碧水潺潺、青峦叠翠......4月10日,走进素有冠豸山“后花园”之美誉的连城县塘前乡,目之所及,这些书本中的美好词语成为该乡的最佳注脚,也折射出塘前乡通过高水平推进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绘就的和美乡村美丽画卷。
2023以来,塘前乡围绕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目标,立足该乡实际情况,在“创新管理机制、树立文明新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方面持续发力,着力绘好创卫“同心圆”,强基固本“美”乡村,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让创卫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基固本“美”乡村
春意盎然的塘前乡,掩于绿荫里的房屋错落有致,集镇上白改黑道路干净靓丽,交通井然有序,门前的分类垃圾桶、清甜的自来水、卫生厕所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可以看到,健康文明的种子已在这里开花结果,蔚然成风。
塘前乡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对照国家卫生乡镇标准强基固本,推进软硬件“升级”,填平补齐短板,让乡村“美”起来。该乡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在塘前村、水源村、迪坑村等村实施的7个环冠豸山“一县一片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和 6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以及迪坑村县级移民后扶示范区项目,并在六个行政村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五个美丽”创建,成功创建美丽庭院10户、美丽乡村微景观6处、美丽乡村小公园2个,使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善。
与此同时,塘前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暨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推动蓝天保卫、水体治理等污染防治六大重点工作,突出抓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固体治理”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完成“塘前-水源-迪坑”沿线绿化带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存量垃圾“清零”行动,12个自然村实现截污纳管全覆盖,让塘前不断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如今,豸下塘前日益靓丽,全乡水质达II类水质标准以上,空气质量达I级标准、噪声质量达I类标准。
环境卫生“打擂台”
“考评结果出炉!恭喜塘前村、上琴村、水源村和迪坑村考评综合成绩优秀,其他两个村良好,接下来公布获得‘五星、四星和三星’的卫生户......”在塘前乡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评比活动现场,环境卫生“打擂台”的结果一经公布,让优秀村欢欣鼓舞,也让落后村认识不足、知耻后勇。
美好生活“比”出来。塘前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考评机制,成立由村建站、环保办、乡村振兴办、卫健办和各村主干组成的检查组,每季度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考评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对全乡6个行政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在全乡形成了人居环境卫生“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塘前强化组织领导,创建机制,靠前指挥,为创卫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推动创卫工作见实效。目前,所辖行政村100%达到省级卫生村标准,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7%。
共建共享激活力
走进塘前乡,三三两两的“红马甲”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们有的正在向过往居民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有的正在向沿街商铺普及卫生健康的新生活理念、有的正在开展辖区“清洁家园”志愿服务......
“街道干净整洁,眼前都亮堂了许多,我们也住得舒服,周围环境变化很大,只要村里有需要我都会积极参与,为创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刚参加完村里卫生清扫志愿服务,经营水果店的塘前村村民聂圆圆感慨颇深。
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塘前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当好“宣传员”“示范员”“清洁员”,常态化开展“大清扫、大清理”活动,带头清理卫生死角,净化庭院、美化家园,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上街宣传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等防控知识,积极引导村民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常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平安法治、劝阻不文明行为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动国家卫生乡镇创建走深走实。
同心“创卫”众参与,亮点纷呈展“新颜”。如今,塘前乡面貌焕然一新,便民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文明水平和村民健康水平日益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发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