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连南十三乡暴动领导人李云贵
李云贵,字蒲瑞,1902年出生在连城县新泉乐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进入本乡小学读书。1918年李云贵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中学。1922年7月,李云贵中学毕业,得到同村杨葆桢的资助赴榕,考入福建法政专科学校。他在学校团结一些进步青年,与其他进步学生之间还互相传阅进步书籍和刊物,如《新青年》《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等。1926年在校期间,李云贵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未及毕业,他便毅然弃学从戎,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6期。
黄埔军校毕业后,李云贵在张发奎部下当连长,并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不久,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1927年秋,张发奎部开往广东梅县一带驻扎,继续大搞“清党”运动,李云贵义愤填膺。一次,李云贵集合连队,号召士兵站在工农立场为工农而战。当他挥起右手号召士兵开展反蒋运动时,被一颗子弹击中掌心,他忍痛率部冲出军营,遣散连队,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地方革命活动。
李云贵回家乡后,一边疗治手伤,一边在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这时,在北京读书的同村挚友杨葆桢回到家乡。杨葆桢在北京期间曾组织连城在京学生创办《莲钟月刊》,他认为李云贵必须取得一个合法的职业,一则可以解决生活出路,二则可以建立革命活动基地,遂介绍李云贵到莒溪找杨葆桢的亲戚罗毓桐。罗毓桐与当时福建省代主席方声涛同在日本留学过,参加过孙中山的同盟会,又是北伐时的同事,关系十分密切。于是,1928年秋,李云贵很快以国民党员的身份,被安排到国民党连城县党务指导委员会任宣传委员。
这时,闽西已在罗怀盛、郭滴人、张鼎丞、邓子恢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后田、金
砂、蛟洋三大暴动,掀起了革命浪潮。李云贵、杨葆桢、李荣元等人认为,必须加快连城革命步伐,发动群众响应暴动,并商定由李云贵迅速与闽西党组织取得联系。
国民党连城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有三个委员:江斗山任主任(黄埔五期学生),黄曦任组织委员,李云贵任宣传委员,他们三个人的思想都是倾向革命的。县长吴有容(云霄人)出身书香门第,不大管闲事。因此,县党部与县衙的关系甚为融洽。李云贵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着手连城党组织的建设。在与中共闽西特委取得联系后,他安排好友李荣元当县党部文书,贫苦农民李据元当厨师,并介绍他俩加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连城党支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挥戈入闽。不久,李云贵接到闽西特委关于“时机已到,准备行动”的指示信,顿感力量倍增,决计枪杀罗老允,为连城人民除害。他遂以游城隍祈雨救灾为名,邀请罗老允等乡绅到文明书院商议,并设宴招待。席散后,李云贵执意要送罗老允一程,趁其不备,摸出手枪朝罗后背开了两枪,打死罗之后,同李荣元、李据元快速翻出城墙,回到乐江。
为了防备当地豪绅地主告密和县城官兵的追捕,李云贵除暴返乡后,白天在乐江石门山岩洞中看书学习,夜晚到一溪之隔的大垄坪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很快与南部的俞炳荣、官近玖、张瑞明等地下党负责人联系上了,建立秘密农会和武装。在他们的领导下,仅1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垄坪、良坑、乐江、岭下等10来个村庄就建立了秘密农会、秘密支部。他们组织了一支35人的农民武装队伍。
1929年5月22日,红四军再度入闽,路经新泉进驻庙前。第二天,李云贵带领队伍跟随红四军参加了攻打龙岩城的战斗。6月10日,红四军二打龙岩后,回师新泉,在新泉休整一个星期。这期间,毛泽东、朱德在“望云草室”接见了李云贵、张瑞明等人,详细询问了连城各方面情况,并指示要迅速建立红色政权,同时要选送优秀青年参加红军。随后,红四军在新泉竹山背召开军人大会,宣布成立红四军第四纵队,李云贵带领的农民武装队伍和新参加的战士200多人被编入第四纵队七支队十九大队,李云贵任七支队党代表,兼任十九大队大队长。7月上旬,李云贵和官近玖、俞炳荣等人在良坑村召开南部10余乡农会代表联席会议,有30多人参加。李云贵提出今后连城如何开展武装斗争的意见。会后,李云贵、官近玖、俞炳荣等酝酿举行连城南部大规模暴动计划。7月中旬,李云贵、官近玖等人出席了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连城南部按预定计划顺利地进行了十三乡大暴动。李云贵所带领的十九大队和暴动队伍紧密配合,在各村打土豪、分田地,公开发动建立农协和赤卫队。
9月上旬,李云贵带领十九大队驻扎在西山下。他根据可靠的军事情报,得悉盘踞在连南山区的庙前江中岳民团和江畲、儒畲、官庄等地的民团近百人集中驻扎在庙前和吕坊,派有六七十名团丁把守着庙前通往西山下的必经之路马岌凹。李云贵带领十九大队和连南地方赤卫队出击庙前。决定分二路进攻马岌凹。他自己带领十九大队从桃坪沿路正面主攻,连南地方赤卫队从马岌凹对面猫头岩迂回敌主力背后包抄,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拿下这个隘口,占领了庙前,江中岳民团在损失过半后窜往江畲方向。
1930年初,土著军阀马鸿兴和李七孜民团约六七百人从南山进占汀、连交界的涂坊。红军十支队(原七支队改编)正好从武平开到新泉。上级命令十支队和汀南赤卫队、连城赤卫总队尽快夺回涂坊。李云贵接受任务后,率领十九大队与罗化成部紧密配合,迅速包围了涂坊村,把大批敌人消灭在圩场的开阔地。战斗从早上打到中午,余下的敌人慌乱突围。
李云贵骑着战马带领十九大队乘胜追击。他一马当先追到山脚下,突然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翻身落马。战士们赶忙把他救起,立即抬回新泉医治。但因流血过多,抬到离新泉5华里的下罗地,他就停止了呼吸,年仅27岁。
(龙岩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