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文:从“笔杆子”到优秀“社区平安管家”


通讯员 张春波

干过刑侦、当过宣传民警,再到社区民警......从警15年,他在多个岗位上历练,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那份为民初心。他就是连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警务二队队长兼社区民警张松文。

2009年入警后,张松文先后在刑侦、公关宣传工作。2022年3月,当了6年县局公关办(宣传)主任的张松文,从局机关来到基层派出所,他钉在基层,铆在社区,干在实处,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与当地群众结下深情厚谊。2024年1月,张松文所在的第一警务网格被龙岩市公安局评选为“四星”警务网格,他用初心诠释忠诚,用行动践行了使命。

心系群众 满腔热忱解民忧

“这事能解决,你去问问张警官”,这是城关派出所辖区群众经常说的一句话,群众的信任就是工作的动力。张松文时常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把尺子,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2023年11月,在下村开展入户走访时,张松文了解到鹧鸪村村民黄某于2012年5月下旬非婚生育一女,当时因各种原因没有办理《出生医学证明》,致使其女儿一直没有上户口,现在孩子即将升入初中,户口再办不下来,将影响孩子就学。

得知此情况后,张松文立即联系户籍民警了解相关入户手续,再到治安大队查阅相关户籍规定,并积极开展走访调查,向小孩长期居住地的村干部、周边邻居了解情况,同时通过人像系统比对排除拐卖儿童的嫌疑。在指导黄某成功补办了《出生医学证明》后,及时将相关证明材料整理上报,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帮其女儿完成了落户。

张松文便是这样热情耐心细致,认真做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用平凡的坚守搭起警民连心桥。

“三要三不”调处矛盾化纠纷

基层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张松文结合自身经历,耐心钻研、认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要三不”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即“要耐心,不畏难;要真访,不形式;要钻研,不盲干”。

2024年龙年春节前夕,正在值班的张松文,接到了一对老“冤家”报的警。一方年纪大,称被对方推了下胸口痛,另一方虽说年纪较轻,却称自己才是受害者,每天都被老人无理取闹,搞得生意都没法做了。随后在张松文的调解下,当事双方作出了让步,签下调解协议书。警情虽已处理完毕,但却能感觉到双方的不服气。

“这样还不够,得从根本上化解这对‘老冤家’的纠纷症结。”张松文怀着这样的想法连夜做了背景调查,将当事双方的性格,平时的处事风格都摸清楚了。第二天,张松文不顾刚值完班的疲惫,分别前往当事人所在的公司和家进行回访,在公司里向年轻人宣讲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老人家里将老人当孩子哄了起来。

调的是矛盾,解的是人心。在张松文的耐心劝导下,两人打开心结,最终握手言和。直至过了许久,张松文还收到了老人的留言,“张警官你能到我家,我非常感动,你做事我实在佩服,你放心,你讲的话我全都记住了,我会一直做个好人。”

2023年以来,张松文运用“三要三不”工作法调解处置多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五环”工作法 扎实开展社区警务

城关派出所所在的莲峰镇,下辖27个村社区,常住人口九万余人,社区警务工作纷繁复杂。张松文迎难而上,自编了《社区民警月工作清单》,将社区民辅警的工作进行量化,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稳定隐患。同时,还总结出社区警务队的“五环”工作法,即每日一提醒,每周一学习,每月一主题,每季一回顾,每战一动员,每日工作、阶段工作、统一行动都环环相扣,形成良好闭环。

在社区警务队的日常管理中,因莲峰镇体量大,张松文便对重点人员、重点单位、公特行等进行分级管理,分级施策,制定不同类别档案标准模板,规范各类档案1500余份。在重点人员管理中制定一人一策,将管控预案、管控措施做实做细;在重点单位、公特行管理中,他强化日常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实有人口信息采集中,他每周对一个警务网格的一条主干道进行实有人口抽查,目前已在城区的22条主干道上抽查了300余名的实有人口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莲峰镇的实有人口信息采集率与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