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把准新时代文化建设“脉搏”
中共新罗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和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新罗区将自觉对标对表,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坚持以文铸魂,让文化建设“有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深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是新征程上建设文化强国的凝心铸魂工程。深刻理解丰富内涵。紧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组织各级党委(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其真理力量和思想伟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与担当。创新宣传形式载体。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做大做强“社区e家”、《“章”口就来》直播党课、“馆长姐姐说”、百姓“岩”讲家等“线上+线下”理论宣传宣讲载体,灵活运用“理论+文艺”宣讲模式,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用“乡音”传递“党音”,让习近平文化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讲好新罗故事。落实“两个结合”根本要求,充分挖掘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7次来新罗考察调研留下的生动小故事等理论“富矿”,高标准建设好东肖“思源泉”学习教育基地、邓子恢故居、白沙营斗村等4个实践点,完善10条红色精品旅游和14条“循足迹”精品党性教学路线,提升新罗红色品牌知名度。
坚持以文化人,让文化建设“有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坚持“以文化人”,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新罗落地见效。打好文明创建组合拳。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示范创建、“千万工程”等,大力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充分调动全区各方力量,坚持问题导向,盯紧短板弱项,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省级文明城区“五连冠”。提高文化品牌知名度。深化“大爱龙岩·福见新罗”品牌创建,聚焦“一老一小”等社会弱势群体,深入实施“爱心送暖、邻里守望、圆梦助学”等9大专项行动及细化帮扶措施,按照“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活动”,常态化开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让“大爱龙岩·福见新罗”成为龙岩中心城区市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打造文明实践主阵地。建好用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化谢华安、谢联辉院士基地等特色基地(点)建设,策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的局面,推动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坚持以文兴业,让文化建设“有品质”。新罗肩负着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排头兵”的使命任务,必须要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守正创新,构建群众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富有的品质生活。强化文化遗存影响力。按照推进一批红色旧址保护修缮、打造一批红色现场教学点、编撰一批红色书籍、拍摄一部红色革命人物专题片、提升一个红色主题陈列展、编创一台红色题材现代山歌戏、做大一个红色文化宣讲平台、争创一处国家A级红色旅游景区等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八个一”工作清单,做好闽西工农银行、红四军三打龙岩城、大池红军学校等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升文化服务供给力。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挖新罗文脉底蕴,以创建闽南文化(新罗区)生态保护区为契机,扎实开展龙岩话、采茶灯非遗进校园活动,加快龙岩山歌戏、龙岩沉缸酒传统酿造技艺等申报国家非遗项目,讲好“龙的故事”。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认真落实“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玉宝森林王国康养度假区、红尖山森林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打造未来城、中央苏区金融街等文旅新热点、消费新场景。要抢抓对口支援、对口合作、新时代山海协作等机遇,巩固拓展“百万老广游龙岩”活动成果,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通过红色革命主题研究、联合办展、宣传推广等形式,推动新罗文化文旅出新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