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动车飞越崇头特大桥


开往春天的动车正飞越崇头特大桥

龙龙铁路建设前的崇头村全景(2019年10月摄)

崇头特大桥T梁吊装施工作业(2023年3月摄)

崇头特大桥桥墩施工(2021年10月摄)

2023年10月,村民在观望联调联试动车首次经过特大桥

融媒体记者 傅长盛 通讯员 彭绪荣 图/文

3月26日清晨6点55分,龙岩到武平的D6364次动车准时从龙龙高铁上杭新阳明山隧道驶出,在春天金色晨曦中轰隆隆冲过崇头特大桥,向武平方向疾驰而去。特大桥上动车低沉的声音,像群鸡报晓,打破桥下崇头村村民的好梦,定时为群众宣告新一天的开始。从去年12月26日龙龙铁路福建段开通以来,这是动车整整一个季度飞越崇头特大桥,为上杭大地带来高铁时代的现代化气息。

龙龙高铁起自龙岩市龙岩站,终至广东省河源市龙川西站,线路全长290公里,按龙岩至武平、武平至梅州、梅州至龙川西三段建设。其中龙岩至武平段,线路全长92公里,新建线路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设龙岩、古田会址、上杭、武平4座车站。2023年12月26日,历时4年建设的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正式开通运营,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武平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闽西实现了“县县通铁路”。

其中,位于上杭县蛟洋镇崇头村的龙龙铁路崇头特大桥,总长798.64米,是古田起点往广东方向的首座特大桥。历史上,包括蛟洋镇在内的上杭县交通落后,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着手公路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为脱贫致富奔小康铺筑金光大道。崇头特大桥立交式穿越319国道和厦蓉高速公路和地下的赣龙铁路蛟洋隧道。这三条通道中,国道公路改造完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赣龙铁路2005年开通运营,厦蓉高速公路龙岩至长汀段完成于2007年。每条路都诠释着闽西不同时代的历史,这四条大通道的立体交叉,诉说着新时代龙岩现代化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形成的辉煌,也带来了沿海到内地的工业化承接。

在崇头特大桥建设过程中,工程得到特大桥下崇头村群众的大力支持。村里的群众献出土地、山林,像当年支援红军一样帮助高铁建设。特大桥桥下的崇头村东山自然村,十年前10余户群众刚从高山上搬迁建设新村集中安置,2019年年底,龙龙铁路开始建设。不巧的是,这座微型新村,正是设计中的铁路崇头大桥经过地域。住进新房不久的村民,又含泪让出家园,为重点工程做贡献。地方政府在集镇附近寻找新地段,另外为村民重新安置,再建新村。

从清晨到黄昏,每天共有10趟前往武平的来回动车经过崇头特大桥。高铁高速穿过大桥,穿越绿色田野村落,飞驰过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开往百花争妍的春天。这一幅灵动惊艳的画面,正无声地诉说着,近百年来,闽西乡村从贫穷落后的红土地,到现代化新天地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