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员郭秀生:
解千家心结 守万户和谐
■通讯员 陈立烽 邹海莉 邓浩杰
“调解是门艺术也是乐趣所在。”昨日,在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调解超市”诉调融合中心,郭秀生笑吟吟地对笔者说道。
今年已63岁的郭秀生在当事人和同事们面前总是笑脸相迎、和蔼可亲,熟悉她的人都称呼她为“郭大姐”。
郭大姐原来是新罗区江山镇铜砵村的妇联主任、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工作时,经常需要调解家庭矛盾、处理村里的纠纷。为了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她自学各种法律知识,探索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方式,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2009年6月,新罗区法院率先在全国设立了“调解超市”,年近半百的郭大姐被聘为特邀调解员。“作为特邀调解员,能帮助更多人解决矛盾纠纷,为千家万户化解心结。”
成为特邀调解员后,郭大姐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热心接待当事人,用心倾听各方的诉求,耐心地做好调解工作,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尊重和群众的信任。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她经常自学法律知识,虚心向法官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调解能力。
“多亏了调解员的帮忙,不然我也没法拿到赡养费。”近日,80岁高龄的张阿姨来到新罗区调解超市感谢郭秀生。原来,在一起继母继子间的赡养纠纷中,郭秀生接到了张阿姨线上调解预约后上门调解。在郭秀生与族中长辈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继子同意每月支付300元赡养费并定期回家看望张阿姨,纠纷得以解决。
郭秀生来自农村,深知基层群众的疾苦,她对基层群众有着本能的亲近感,面对社会上侵害弱势群体权益的事情,她总是认真、用心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做他们的“保护伞”。
“在调解中,安抚情绪、厘清事实、获得信任,是能否调解成功的关键。”多年的调解工作中,郭大姐形成了“用心倾听、耐心调解”的特色调解方式,14年如一日,践行着“解千家心结,守万户和谐”的初心。多年来,郭秀生为老百姓提供义务咨询服务,为他们解决婚姻、抚养费、赡养费、工伤赔偿等诸多问题,已成功调解案件7000余件,为当事人讨回款项3亿余元,收到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40余面。还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星志愿者”“龙岩市十佳调解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