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稀土产业:

开足马力忙冲刺 产业发展势头足


通讯员 陈天长 邱勤木

3月上旬,“惊蛰”过后,笔者走进长汀稀土产业园区,只见金龙稀土、中油(长汀)催化剂等企业为了订单如期交付而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忙生产,带动园区各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吹响生产号角,呈现一番“热辣滚烫”的强劲开局景象。

长汀稀土产业在新的一年能够良好开局,主要得益于这些年产业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形成的成功经验做法。近年来,长汀稀土产业围绕打造“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目标,立足特色优势,持续推进稀土全产业链升级,初步形成“矿山开采—分离冶炼—功能材料—应用器件”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金龙稀土获评全国200家创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入选全市首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卓尔科技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实现稀土产业产值72.56亿元,纳税1.25亿元。

强化招商引资。立足现有的稀土永磁、晶体、催化和合金等产业链,以及厦门钨业、中石油、中电科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吸引相关产业链项目落户园区。如正在建设的磁材机加工园项目正是以商招商的典范,该项目由金龙稀土与国投公司合作,国投公司负责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统一租赁给金龙稀土,金龙稀土负责帮助政府引进10家左右的磁材机加工及贸易类企业。

强化企业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当好企业的“贴心保姆”“后勤部长”。2023年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5件,包括雷生科技山体滑坡问题;顺祥铜业项目重金属排放指标、生产用水、解决项目地网络、围墙及附属物补偿事宜;比路电子员工出行问题等。

强化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目前,稀土企业已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54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科研平台1家、省级科研平台6家、市级科研平台2家,省级ABC类人才9人。

金龙稀土公司是福建省稀土产业的龙头企业,依托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高起点发展稀土产业,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建成稀土分离、稀土金属、高纯稀土氧化物、三基色荧光粉、钕铁硼磁性材料、钕铁硼表面处理生产线,正在推进稀土二次资源回收项目和年产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建项目(四期)、总投资7.6亿元,成为稀土行业深加工比例最高、最具综合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2023年公司产值57.84亿元,占全县稀土产业产值79.70%,税收6532万元。

新的一年,长汀稀土产业一方面服务好现有企业和项目,促进老树发新枝,推动更多的增资扩产项目;另一方面,切实加大产业链招商,依据产业图谱精准招商,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力争2024年实现产值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