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争”行动 聚力“三个融合” 奋力打造闽西南开放包容的活力城市

——访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


融媒体记者 张春槐 通讯员 陈俊毅

“新的一年,漳平市将以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总抓手,以开展重点项目攻坚行动为主引擎,持续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务实举措,全力干好每件事、出彩每一天。”近日,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马桂秋指出,深化两岸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打造闽西南开放包容的活力城市是龙岩市委赋予漳平的重大使命任务,也是漳平争优争先争效的主方向,漳平市将把握党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大机遇,发挥“大陆阿里山”品牌效应,加快“台湾特色小镇”建设,力争举办更多全国有影响的涉台主场活动,持续深化漳台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情感融合,着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基地;漳平市将以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推动产业转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学在漳平”“养在漳平”民生品牌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的“大循环”,着力打造县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漳平市将坚持城乡产业同步发展、要素同步保障、环境同步优化,以“五星乡村”建设为总抓手,“点线面”一体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建管”系统发力,着力在以城带乡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马桂秋表示,漳平市将以重点工作(项目)“434”推进落实机制为抓手,统筹抓好项目策划、招引、攻坚“三篇文章”,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策划上,漳平市将成立政策项目策划工作专班、举办项目谋划竞赛,着力将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对口帮扶、山海协作以及我省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龙岩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政策优势转化为具体项目,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力争更多政策在该市先行试点、更多项目资金落地该市;项目招引上,漳平市将坚持“全员抓招商”,用好用活同心招商促进会、驻外商会、港澳台侨等平台载体,按照县域产业链发展思路,聚焦钢铁机械制造、建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漳平;项目攻坚上,漳平市将重点项目全部纳入常态化攻坚,通过清单化推进、“红黄旗”通报、多部门联合督导等方式,检验、审视各级各部门项目攻坚成效,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攻坚氛围,同时,扎实做好审批、用林、用地、环评等全要素服务保障,全力压减项目建设“空转期”。

“‘三争’行动的关键就是‘争’。”马桂秋介绍,为激励党员干部想争、敢争、善争,漳平市委根据省委、龙岩市委有关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了漳平版“1+N+X”工作体系,重点突出激励惩戒机制作用,通过政治上提拔、经济上奖励、荣誉上表彰等正向激励和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纠治等逆向惩戒措施,引导党员干部拿出争的姿态、争的干劲、争的举措,全力争出个人精彩、争出漳平未来。

马桂秋表示,“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漳平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