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林通”平台在武平正式上线
本报讯(通讯员 李良英 陈奕丞)1月31日上午,“e林通”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武平县继续教育基地举行。
武平“e林通”平台是集管理、服务、决策为一体的数字林业孪生系统。平台通过整合林业、自然资源、金融等部门资源,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打通林业各类应用系统平台的数据链接,借助互联网5G技术,织密织牢三张网——“天网”“地网”“人网”,将森林生态系统、林业数字孪生、数字惠农服务全新赋能,将林业资源、林业管理等相关数据通过移动端进行多维分析展现,创新发展多功能林业,实现涉林资源中心化、林权落界数字化、碳权登记标准化、生态资源价值化,以数字科技赋能林业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山林披绿、林农林企增收。
据“e林通”平台技术支持单位技术人员罗智超博士介绍:“‘e林通’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原来纸质的产权证变成“数字孪生”,通过‘数字孪生’我们把里面的信息含量提升了很多,包括林权的位置、林权的落界、林权在山里面哪个区块,它上面能够有哪些作物,上游能种植什么,下游能够卖到什么地方,就把它整个产业链一条龙的信息全部做成数字化。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向上可以打通林农的供应商,向下可以打通林农的客户。而且打通的不仅仅是龙岩地区的资源商业信息,全国的商业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个‘e林通’来打通。”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林改二十多年来,武平始终牢记嘱托,敢为人先、接力奋斗,以持续深化林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创新续写“全国林改第一县”的改革篇章。2023年9月,中办、国办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将武平率先试点的“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4项措施写入方案内容,武平的林改经验和做法再次上升为国家举措。武平也先后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等一批“国字号”名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阔步前行。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林草局原总经济师杨超,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原副组长、福建省林业厅原厅长黄建兴,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福建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张志才,副市长詹崇仁等出席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