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耄耋老人『无家可归』?巡回审理让亲情回归
本有三子三女的老人为何无人赡养?本是兄弟阋墙、姊妹隔阂,最终为何能“亲情回位”?近日,上杭县人民法院才溪法庭巡回法庭现场正在进行一场赡养纠纷案的审理。
这起赡养纠纷案中的主人公是82岁的陈某育有三子三女,老伴已于多年前去世,后跟随大儿子共同生活。后来,家里的“鸡毛蒜皮”经年累月,最终变成了母亲子女间及兄弟姐妹间的矛盾。2023年4月始,大儿子不愿再与陈某同住,陈某辗转到女儿家居住,女儿受传统观念束缚,也提出不便与其同住,陈某只得离开,另寻他处。
子女众多,却似乎无处可去,年至耄耋的陈某心里不免觉得委屈。冬天天气渐冷,陈某又年老多病、难以自理、无经济来源,六个子女却迟迟未就赡养问题达成一致,无奈之下只好将几名子女诉至上杭法院,要求子女共担赡养义务。
受理该案后,才溪法庭承办法官赖小华发现此类赡养案件典型,涉及亲情伦常,宜先行调解。又考虑到陈某行动不便,山路崎岖难行,赖小华决定到陈某所在的村开展巡回审理,既能在老人家门口“开庭”,也能在村里以案倡树孝悌美德。
“老人赡养问题是难事也是急事,你们村委一起来说理,他们更听得明白也听得进去。”赖小华放下电话,摞起卷宗,穿上法袍,带上国徽,前往老人所在村,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组织调解。
“妈从小帮你多,你就该多出力。”“凭什么就我一个人养?”“我这里也没办法啊。”......村居法官工作室内的庭前调解现场,老人几个子女争执不休,多年积怨一齐发泄出来,老人在旁沉默。“以前生活很难,养六个孩子不容易......”庭审调查中,赖小华引导当事人陈述事实,陈某抹着眼泪,哽咽说着往事,在场人不禁为之动容,子女们缄默,现场“火药味”已消散了大半。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赖小华抓准时机,从情到理再到法,让一家人郁结开解,子女不再推诿责任,达成调解,陈某随三儿子生活,大儿子及二儿子每月支付赡养费,兄妹六人以后将共同赡养陈某,不再纠结过往恩怨,老人生活有了稳定着落,在场村民也很有感触。
“一家人其实没有隔夜仇,有的常常是小误会,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就会滚雪球一样变大,所以我们从鸡毛蒜皮入手,巡回审理促他们说真心话,我们用心调,把情讲通、把理说白、把法说清,让亲情回到原位。”调解结案后,赖小华感慨道。
(通讯员 陈立烽 黄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