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政部门持续兜牢民生底线

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罗玉文)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全市民政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作用,让惠民政策快速直达困难群众,去年全市摸排各类困难群众29188人,发现符合低保条件3103人,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289人,符合实施临时救助条件6392人,并依规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全市民政系统积极落实“一老一小一残”惠民政策,2023年累计开展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独症儿童探访关爱服务,对1.7万名老年人和1698名儿童实施按月探访关爱。持续做好113名孤儿和132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2049.69万元。连续7年实施“银龄安康”保险,惠及11.4万老年人。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和网上办理,共发放“两项补贴”8650万元。在加强政府救助的同时,积极衔接慈善力量,在全市民政系统实施“慈善手拉手”专项心动计划,全市慈善组织(基金会)共实施项目117个,惠及困难群众超21万人次。

此外,市民政局积极指导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开展工作,其中上杭县《三注重,三强化,探索建立特殊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托养救助制度》案例2023年获评民政部2022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是全国15个优秀案例之一,在全国、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武平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居住地申办低保”救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