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的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

——我市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 融媒体记者 石芳 通讯员 苏蜜

龙岩新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正式开通运营;广州与龙岩对口合作1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投资总额138亿元,其中,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市建筑集团等4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均有项目落地我市......

一批牵动闽西发展大局、关系龙岩百姓福祉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突围突破,老区人民备受鼓舞。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围绕“5+N”产业发展,突出“2+4”工业产业,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扎实开展“传承苏区好作风 四下基层促发展”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时代担当,展示“闽西力量”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闽西老区苏区用实践印证,这是“老区的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

老区不老,风华正茂!“不老”的是流淌在闽西儿女血液里的无惧风险挑战的胆识和担当;“正茂”彰显的是红土地振兴发展的信心、势头和厚度。抓发展就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必须大招商。我市强化一线站位谋发展、强化一线担当促发展、强化一线作为抓发展。市领导带头践行“脚底板工作法”,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加快进度。党员干部接力奋斗、拥抱发展,展现出实干奋进的精神状态。

突破,在全市党员干部的风尘仆仆里,在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服务中。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23年,全市实现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0个,总投资176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投资708亿元。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521个,总投资1162亿元;新竣工投产招商引资项目278个,总投资400亿元。

源头活水,增创“闽西动能”

9日—16日,我市代表团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经贸交流活动,进一步落实省委主要领导率福建省代表团赴东南亚的出访成果,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不断提升格局视野,跳出龙岩看龙岩,立足全国全省大局找定位、谋发展。”龙岩市持续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闽东南等发展前沿,从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里汲取强劲的发展动能——

持续深化大招商招好商行动,通过“筑巢引凤”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新动能。成立重大招商项目工作专班,扎实推进23个重大招商项目,对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过程服务,已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346亿元,已开工项目5个。

紧紧抓住与广州对口合作的机遇,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提前谋划、统筹推进、细处落实。市领导带队,多次赴广州开展招商以及不定期开展小分队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两市在招商引资项目上取得突破。2023年,共签约引进来自广州的项目60个,总投资54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445亿元。

持续拓宽招商平台,借助参加投洽会、广交会、进博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国际投资年会等展会平台机会,策划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发出龙岩声音,提高城市知名度,精准对接招引一批目标企业。2023年,全市共邀请到近500位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来岩参加机博投洽会活动,签约项目共计25个,总投资246亿元。

补链强链,夯实“闽西支撑”

我市在补齐补强产业链、营造更好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商务局围绕“2+4”工业产业,深入走访企业一线、项目一线、招商一线,全面调研厘清产业链群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会同市工信局绘制了11张产业链招商图谱、梳理重点招引企业462家、明确14条产业链链长、链主,有针对性地引进落地一批产业配套项目。其中,《探索创新“一图二链三服务”招商引资模式》入选了2023年市级改革创新案例,在《改革财经工作简报》上发表,在《八闽快讯》上刊登,并供全省借鉴参考。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湾企穗商龙岩行”活动,坚持“走出去”招引和“请进来”合作并举,一体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为龙岩未来发展打下坚实支撑。奋力打好革命老区牌、绿色生态牌、特色产业牌、对外开放牌、大爱龙岩牌“五张牌”,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在生机勃发的龙岩大地上继续书写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