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机关践行四下基层——

守护民生福祉


通讯员 兰希 李薇

“老何,你这地里用完的农药瓶记得带回去,网点是有偿回收,下次买农药还能少花钱。”“老钟,你买农药52块,拿来的农药瓶能抵6块,只收你46块。”来到武平县东留镇农资直销处,老板黄燕正在核对农药销售金额。清点好金额,黄燕把农户老钟拿来的物品放入回收桶内,药瓶、药袋再由专业公司收运,作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了“绿色闭环”处置。

此次前来兑换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村民并非个例,拾取农药包装废弃物也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为减少农药瓶包装废弃物对土地、河沟的污染,龙岩市检察院在全市部署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推广“分散拾取、集中回收”模式,让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再“流浪”,让回收成“潮流”。

如何把“四下基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转化为检察机关的自觉实践?龙岩检察人一直在积极践行、探索。

“超低价打玻尿酸”“一张万能卡解决肌肤十大问题”“15元无痛穿耳,两分钟搞定,擦点酒精就能消毒”......去年3月下旬,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通过大众点评、美团、导航地图等网络平台,发现了涉医疗美容行业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结合现场调查,市检察院在随后开展的“医疗美容行业治理”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利用了市检察机关设计研发的“魔方网表”进行大数据排查。通过将各行政机构获取的名录数据与数据池数据进行“碰撞”比对,推导出这些美容机构是否具备从业资质、是否使用违禁药物和医疗器械、广告发布是否合法、商业预付卡发行是否合法等信息。最终,从中成功发现无工商营业执照、无医疗机构许可证、夸大广告宣传效果、使用过期药品等问题线索800余条。

随后,市检察机关联合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卫健部门,开启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治理工作。专项行动持续数月以来,相关行政机关通过重点检查辖区内美容机构虚假广告、价格违法、涉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偷逃税案件等乱象行为,先后关停、整改医疗美容机构91家,建立健全线索移送、联席会议等机制,并出台《关于在医疗美容服务领域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有效推动了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

听民声,展担当,是龙岩检察人把“四下基层”贯穿到贴近民生、履职办案,贯彻社会治理全过程的真实写照。从“纸上”落到“地上”,成果转化是深入调查研究最直观的体现。下一步,市检察机关还将持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四下基层”工作法在检察履职中有更多更生动的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