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城市
——访武平县县长于海
■ 通讯员 李玥
“武平县主动融入全省、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旅游富民战略,充分发挥红色、生态、客家等资源优势,坚持生态引领和文旅融合,全力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旅居城市。”近日,武平县委副书记、县长于海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森林覆盖率达79.7%,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2022年接待游客53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2亿元;文旅康养产业实现产值158亿元。
“武平致力打造四大共享产品,努力探索出一条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于海说道。
打造生态共享产品,营造舒适宜居环境。武平坚持生态立县,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工作,培育并保护提升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三大生态旅游产品。生态美让武平四季皆可游、旅居更舒适,春赏千亩花海、夏观山泉飞瀑、秋品瓜果飘香、冬踏梁野白雪,已成为武平的四季符号。
打造旅居共享产品,优化旅游度假体验。武平坚持以全域旅游思维和“+旅游”理念推进旅居共享产品建设,培育了3个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4个省级金牌旅游村,并建设了乡村振兴三大示范片,着力打造水墨阳民、三江太平等环千鹭湖“新五朵金花”,构建了以4A级景区为龙头,各景点、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等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格局。
同时,武平以精细化理念贯穿城乡建设管理全过程,建设骑行道100公里并常态化举办梁野山山地自行车爬坡赛、七夕骑游等品牌赛事,唱响“骑游武平·骑乐无穷”品牌;对外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和公厕,为游客提供温馨城市体验;开发周居、半月居、一月居“健氧”“乐氧”等旅居产品,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中医疗养、骑游体验等管家式康养服务。
打造文化共享产品,建设温情美好山城。武平实施了明清古建群百家大院、全国非遗旅游街区兴贤坊、最美图书馆公共文化中心等文旅项目,活化运用南国牡丹——闽西汉剧、“上刀山下火海”民俗绝技、定光信俗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空军特色小镇(刘亚楼将军故乡)、中央苏区东南屏障展览馆等红色文化项目,唱响“火红的世界”品牌。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设武平故事会、音乐党课等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游客文化体验。
打造美食共享产品,开启健康味蕾盛宴。武平秉承绿色有机原生态宗旨,持续打造武平绿茶、武平灵芝等五大地标性特色农产品,培育了武平金线莲、武平猪胆肝等1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梁野白兔等16个无公害农产品和武平芙蓉李等9个绿色食品,黄金百香果、象洞鸡代言“福建味道”入选厦门金砖会晤专供产品。
如今,走进山城武平,七彩簸箕板、薯包子、珍珠粉、酿豆腐、中山(武所)十八子糕点等客家美食到处可见,“药食同源、一食多补”的灵芝宴、源自八仙之一何仙姑的菌菇宴推陈出新,可让每位游客寻味“小美食”,滋养“大健康”。
“下一步,武平将全面落实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坚持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有效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城市。”于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