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说
■邱德昌
“新罗”,是县名?还是山名?它在哪?又蕴含什么深意?
“新罗”作为一个县名,是在西晋太康三年(282),闽西历史上第一个设立的县——新罗县。新罗县治一说在长汀境内,一说在上杭九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前,闽西大地,虎啸猿啼,瘴疠盛行,汉人与土著(即山都、木客、闽越族后人)、畲民相争地盘,战火不绝,朝廷为加强对边区的控制,设新罗县,辖区内设苦草镇。这个镇,不是当代意义上的行政编制镇,而是军事机构,当然兼带行政职能,镇机关为现在的龙岩城区。
闽西作为南蛮之地,夏、商时期,属扬州,西周时属“七闽”地,东周为闽越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为南海国织的封地,后属会稽郡,三国时属吴建安郡。三国以前,没有县以上的行政建制,直到晋太康三年才设新罗县。然而闽西大地的归属还是变化未定,新罗县辖由于皇权鞭长莫及,到了南朝刘宋泰始四年(468),撤了新罗县,原新罗县地仍属晋平郡(原晋安郡),但苦草镇作为军事机构,依旧保留,隶属龙溪县,至陈永定年间(557—559)改建安郡为闽州,不久改丰州;隋灭陈后,改丰州为泉州,新罗县辖隶属泉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为加强对闽西的管辖,向朝廷申请增设汀州,“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奏置州,因长汀溪以为名”。于是,朝廷便在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批准设置汀州,下辖黄连(今宁化)、长汀、新罗(龙岩县)三县。
还有一段文字记述表明,新罗是一座山的名称,在上杭境内,新罗县因山得名。据清乾隆三年(1738)编纂的《龙岩州志·述异》记载:新罗城在汀州境。《一统志》云:“开元末,于新罗故城东置长汀,为汀州府治。”《寰宇记》云:“开元末,新罗令孙奉先昼假寐于厅事,见神曰:吾新罗山之神,从府主求一牛食。”按此,则新罗乃山名。当在长汀之西。晋、唐因之以名县,非今之龙岩城之新罗城也。这段文字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新罗故城不是现在的龙岩城;二是新罗山在长汀之西,新罗县因新罗山而取名。清人杨澜《临汀汇考》认为,新罗得名于长汀境内的新罗山,新罗山约在长汀城西篁竹岭至留岽祖师峰一带。也有人认为,新罗一名可能由长汀县北、赣江源头“新乐山”讹音而来。因为,据民国《长汀县志·山川志》载,新乐山即篁竹岭,古代汉人由赣南入闽西,那一带的山峰最早从汉人那里得到了名字。新乐山地处闽赣之间,必定给南迁汉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被借用为闽西第一个县名。
新罗山为新乐山的口误的说法颇有道理。从江西一路迁入闽西大地的人们,在得到休养生息的同时,面对收容他们的大地山川,心怀感恩,取山名时,多带着怀旧乡愁,将家乡山川命之,赣州的山叫新乐山,客家先民到达闽西命名时,可能口误,称闽西的山为新罗山。此山只标明在长汀的西部,但最有可能出现在上杭临江镇和白砂镇一带。清代上杭白砂里华家亭人华喦,是清代绘画大师,年少离乡外出赴浙江、江苏鬻画,自母病重于青年返乡过一次后,再没能回家乡。为思念家乡,把自己的名号取名“新罗山人”,作画多署“新罗山人”。永定坎市有一村,叫新罗村,其村民即是明朝从上杭白砂境内迁来,乡民为怀念家乡,将新村取名新罗村,这是寄托乡愁的又一例证。
那么,新罗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呢?古高丽国史书《三国史记》是一部记述朝鲜半岛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历史的高丽官修正史,于1145年由金富轼等以文言文编撰,是朝鲜现存的最古史书。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一词出现于公元307年,比新罗设县迟了25年。从史料年代来看,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的《好太王碑》中有出现“新罗”一词。到了公元503年,新罗国第22代君主智证王(436-514)以“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为主题呈申请书,向唐朝申请正式国名,确定国名的汉字标记为“新罗”。新罗国为唐朝的附属国,其文化出自中华,多有汉学造诣深者,所以,“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一句,可从另一角度,视作“新罗”两字的真正含义。
而关于“新罗”一词的语源,学界也是不同说法。有观点认为是“新国”之意,有观点认为是“东方、东土、东国”之意,有观点认为是“首邑”“上邑”之意,有观点认为是“金铁之地”之意。还有学者考证,“徐罗”“薛罗”是新罗的早期称谓,在古韩语中意为“东土”之意。
这个新罗国与龙岩新罗区的新罗有何因缘呢?其实早在2003年4月中旬,韩国汉城宇进(株)社社长、原丹东市政府经济顾问金相汉先生一行,到龙岩市新罗区作“新罗历史文化渊源”的实地调查。同年11月12日,韩国新罗史研究会组织中国新罗地区历史考察团,在韩国当代史学泰斗、韩国新罗史研究会会长金圣昊博士和考察团团长金相汉先生的率领下,再次到新罗区调研,双方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中韩两地的新罗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出现,仅是一种巧合,韩国许多民情风俗与闽西地区相似,如民间重视春节、中秋两个佳节,推崇孝义,敬重长辈,盐、溪等日常用词发音一致等。新罗区历史上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因为重名而使新罗县易名,当时,新罗国战乱频仍,极不安宁,唐玄宗认为“不稳”,加上又与新罗县重名,便于天宝元年(742)令新罗县更名,因新罗县城东翠屏山发现龙岩洞,便将“新罗县”更名为“龙岩县”。
“德业日新,网罗天下”。这句话意蕴深远。事实上,它最初语出《周易》。《周易·系辞传》有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从字面理解,“业”是成功、功业,“德”是德行、道德。一切都能拥有叫“大业”,每天都在进步叫“盛德”。明朝著名诗人区大相有诗云:“有大人者,德业日新。”意思是有了圣明的人领导,品德和事业才会更加上进,唯其如此,天下优秀人才才会被招之门下,为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