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绘就闽西革命老区发展新画卷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初秋,南部新城万物并秀,流转有序。9月1日,走进高陂高端智造区的龙佳玮业手机智能终端等3C类产品显示模组生产项目现场,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紧张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片总面积约234平方公里,辐射新罗、永定、高新区3区5镇的区域,就是龙岩中心城市南部新城。

今年1月29日,市委书记余红胜、市长胡盛在珠江大厦为指挥部揭牌,标志着龙岩中心城市南部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南部新城以龙岩新机场、龙岩新高铁站为中心,紧紧围绕打造“现代产业新城、科技教育新城、绿色生态新城”的“三个新城”目标,坚持产城融合,以产促城,构建“133”产业体系,重点推进“五大工程”,形成“五大集群”。龙岩高新区作为南部新城开发建设主体,朝着“一区多园”的发展方向,先后建成龙岩陆地港、智能制造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总部经济大楼、物流集散中心等,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公园、邻里中心等设施,形成了“产城人”协同发展格局,已然成为中心城区招商引资产业链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聚焦集群“圆链” 推进产业链招商

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和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曾经各方产业很不景气,“建链条”“补链条”难以突破。市内园区产业定位比较宽泛,具体细分行业方向不够精准,产业链条延伸关联度较低,策划项目针对性、吸引力不强,缺乏配套及上下游产业支撑,难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部分企业产业链条短,在建链、补链、延链上存在瓶颈,发展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

痛定思痛,以冲的拼劲闯出新天地。作为地处武夷山南麓的闽西,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我市转变工作思路,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制订出台大招商招好商“1+6+N”系列文件,作为全市大招商招好商的行动指南——《龙岩市大招商招好商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重点招引承接,创新完善招商模式,优化提升项目服务,加强招商项目统筹;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激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招、大胆引,实现县域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确定了“飞地”项目范围、协调机制、财税管理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龙岩市重点产业“链长”“链主”双链驱动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产业链招商相关保障措施。围绕“5+N”产业体系,变“地毯式招商”为“地图式招商”、变“大水漫灌式招商”为“精准滴灌式招商”,大力推行“招商地图工作法”,努力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精心绘制《一图看懂龙岩市大招商招好商》《龙岩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思维导图》《招商项目判定思维导图》等3张招商引资工作工具图与11张《龙岩市“2+4”工业产业链图谱及招商地图》全面系统描述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框架、重点发展产业及责任单位、招商主攻目标、产业园区布局,全面厘清14个产业链群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梳理出“2+4”产业链招商重点企业458家。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突出主导特色,强化链群齐抓。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在扩张产业链“版图”上狠下“绣花”功夫,以企业招引为切入点、以产业培育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创新招商方式,引入新兴产业企业,龙头虹吸、链条发展,树立“资源换产业”的理念,充分挖掘当地产业资源,培育壮大本土企业,进一步提升龙岩招商引资的知名度美誉度。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本土企业;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叫得响、站得稳、能发展的龙头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 招商稳中向优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近年来,龙岩市秉承“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把提供“妈妈式”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在筑巢引凤上下足力气,围绕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强产业,构建系统化服务保障机制,以亲商、安商、惠商的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生根,扩容升级,推动老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龙岩市青橄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植物纤维产品的研发设计为核心,集电商、生产、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主要生产可降解纸浆模塑产品,包括一次性餐包和工包制品,产品原料为竹子、甘蔗渣等天然原材料;公司秉承“科技创新,创造美好”的品牌主张,减少塑料污染,纸浆模塑产品作为理想的替塑包装选择,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增添助力。2021年项目落户后,永定区先后为项目建设解决了审批办件、电力供应、变压器增容等多项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永定区全方位妈妈式服务让青橄榄环保科技企业壮大发展的信心更足了,项目也由最初的计划投资3.5亿元追加至10亿元;税收稳步快速增长,从2021当年税收700万元,到2022年税收1500万元,再到今年预计税收3200万元,企业发展进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招商干部的殷殷付出和担当作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为确保落地企业能扎根、能发展、能壮大,我市坚持“招来人”“留住人”两手齐管齐抓。围绕龙岩“十四五”规划和我市“5+N”产业布局,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大力配合实施筑巢引凤、鸿雁归巢等“121”高端人才培养工程,畅通人才引育“绿色通道”,重点引进培养能延伸或提升我市现有产业链、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紧缺的“补链、延链、强链”产业人才,并建立包含引进人才、项目和在外乡贤的人才项目“信息库”。2022年12月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大力推进“才聚龙岩”行动计划,制定完善“1+4+N”人才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紫金山英才、岩籍优秀青年人才回引、选优生、柔性引才等四个专项行动,搭建了“人才e家”一站式服务平台,发放了一批集交通出行、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18项功能于一体的“紫金山人才卡”,以满满的诚意,为各类人才来岩创新创业提供专属“龙岩温度”。今年首届“龙岩人才活动周”圆满举行,8天时间15场市级活动、43场县级配套活动连轴登台,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10个,精选百万年薪岗位5个、五十万年薪岗位40个、三十万年薪岗位100个及其他优质岗位3669个。近千名专家学者、海内外院士、高端人才云集岩城共襄盛举,两岸三地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顶级学府学子及行业翘楚纷至沓来,数十个人才项目、协议现场签约……一张面向全球发布的招贤榜,是龙岩不拘一格“引”人才的拳拳盛意。

铸牢企业“人才链”,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支持鼓励企业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提高研发水平,建立高科技研发平台,对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给予建站和科研经费补助。长汀金龙稀土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为全国200家、福建省4家入选企业之一;来岩创业的台籍青年张元豪获评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市金融监管局助力青年人才创业累计授信超20亿元;广东省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及来自各领域的广州市有关企业专家深入龙岩有关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项目对口合作;聘请国网系统专业招商顾问,促成厦门智慧电力成套新能源生产项目和国网信产网能科技省级拆回计量设备分拣项目落地;从事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研究的厦门大学教授推荐行业先进技术成果,与瑞森新材料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北部新城按照打造“百亿电力电气装备制造集聚地”的目标定位,以能源互联网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打造福建省首个绿色近零碳、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园”,加快推动1468亩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并作为国家电网对口支援成果转化主要承接平台。目前,已建成A区、B区共3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光伏路面、光储充电站等智慧公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及智慧园区监控运营中心。其中,龙净蜂巢新能源储能电池模组PACK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跑出了龙岩中心城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龙头带动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上杭依托金、铜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紫金铜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做大金铜、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铜矿开采、冶炼—铜加工—下游加工应用”的铜产业链基本形成。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坚定不移贯彻“三三三”产业强县战略,做强产业平台,通过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扩展下游相关电子化学新材料、锂电新材料等产业,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今年新招商引资项目4个,紫金铜业有限公司5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循环经济、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5万吨混酸资源化利用及厂区公辅设施优化提升、龙岩高思锂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单水氢氧化锂生产、福建紫金锂铷铯新材料有限公司锂铷铯绿色综合回收项目。至目前,蛟洋新材料产业园现有入园企业55家,投产企业39家,规上企业28家。2022年,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产值483.24亿元,同比增长17.76%,税收13.32亿元,同比增长92.31%。

长汀是福建省重要的稀土资源地和产业聚集地,拥有“矿山开采—分离冶炼—功能材料—应用器件”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稀土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利用长汀稀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四大稀土集团之一的厦门钨业,并先后成立了金龙稀土、卓尔科技、贝思科3家子公司或控股股份制公司;建立以金龙稀土为链主、分管县领导为链长的产业链长制,促进形成稀土永磁、稀土晶体、稀土催化、稀土合金等4条稀土细分产业链条;发挥厦门钨业和中石油的龙头带头作用,瞄准产业链上下游,以商招商,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了信越(长汀)科技钕铁硼永磁粉、比路电子智能手机音圈微马达、诚质磁钢、优驰磁材等项目落户长汀。今年以来,长汀紧抓与广州对口合作和融入大湾区的契机,牵线搭桥,促成金龙稀土与广州爱知电机公司、万宝电机公司等企业建立产销合作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增资扩产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又启动了第4期磁材5000吨扩建项目,目前该公司的磁材产能已经进入了国内前五。2022年,长汀稀土实现产值86.34亿元;今年1-7月份稀土产值42.06亿元。

前瞻谋划全面推进项目储备

欲树木者,必培其根。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链招商、项目储备……一样都不落下。对照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支持方向,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竞争态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手持项目台账,将谋划、推进全市重大招商项目作为重手来抓。围绕“2+4”工业产业,紧盯世界500强、央企、中国500强等重点企业,抢抓对口合作机遇,瞄准产业转移趋势,深度对接溢出项目,策划生成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紧盯23个重大招商项目,谋划在谈项目,持续跟踪已签约项目,多渠道全过程加速解决项目落地的痛点难点,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风物长宜放眼量,岩城发展势如虹。好项目大项目的落地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之事,闽西革命老区“招商大比武,实干大擂台”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更加笃定,市领导亲赴一线,以上率下推动谋划在谈重大招商项目落地进程,各级招商小分队、招商专员南征北战,招商推介、洽谈合作、现场签约……龙岩这座山城的梦想画卷正徐徐铺陈,老区不老、风华正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且看今朝!

本版文字由通讯员 林娟,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