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革命情缘系列故事——

谢毕真:虎口脱险,重返队伍


1945年农历五月,谢毕真从闽西永定金丰大山王涛支队驻地接到通知:立即回梅县接受新的任务。中共闽粤边委当即决定让谢毕真、王志安等人先回去。次日,谢毕真等到达杭永县委机关驻地,受命带上文件、《新民主》创刊号等,并需将这些送交广东梅州党的负责人李碧山,再转报中央南方局。谢毕真和王志安等人接受命令后,昼伏夜行。五月廿七,在赶路途中,谢毕真、王志安等不幸被捕,虽经层层审讯,但他们始终临危不惧、临难不苟。

9月2日,日本正式签字投降。为防止特务马上进行再次审讯,谢毕真、王志安两人想尽办法逃出虎口,并于9月5日凌晨成功逃离关押地。

逃出后,谢毕真与王志安一路小心翼翼,高度警惕,巧妙机智地躲过敌人的追捕,最终安全到达联络员杨庭珍家中。在杨庭珍家里休养期间,谢毕真向李碧山写了一份报告,详述了被捕经过,敌特审讯和越狱情况,并提出了“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导致被捕,携带重要文件落入敌手,请求组织给予应有的处分”的请求。报告由杨庭珍亲自送给李碧山。次日,杨庭珍带回了李碧山给谢毕真和王志安的衣服、钱,还有一封亲笔信。信中指出由于谢毕真、王志安麻痹大意,失落文件,使党受到损失,决定给他们撤职的处分,到韩江纵队锻炼。看到党组织给的温暖,想到终于重新回到党的怀抱,谢毕真和王志安不禁流下眼泪。不久,谢毕真到了韩江纵队一支队,担任支队宣传科科长。

1946年春节前,中共闽粤赣中心县委派副特派员梁集祥来到一支队,协助部队开展整风学习,以提高部队干部素质。梁集祥对谢毕真和王志安两人开展谈话,他表示中心县委对于被捕和越狱问题,进行了调查,从同狱的难友中,证实了越狱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了党的组织未因他们被捕而遭受破坏,请他们放下包袱。梁集祥代表中心县委向谢毕真和王志安两人正式宣布这一审查结论。谢毕真当即向梁集祥表示:“完全同意中心县委的审查意见,衷心感谢党组织的关怀和信任。”

除夕当天,韩江纵队一支队在铁钉岽受到国民党福建保安第三团及地方武装600多人的包围进攻,部队突围后,转移到梅县的梅屏地区活动。

元宵节后,谢毕真等人出席了由李碧山在梅县铜鼓嶂沙窝里主持召开的中共闽粤赣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会后,成立了中共梅蕉杭武边县委。

1946年,一支队在梅蕉杭武地区,坚持了极为艰苦的斗争。1947 年,革命斗争进入解放战争。谢毕真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共梅蕉杭武边县委书记兼粤东支队独七大队政委。1948年调任中共梅州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9月,根据华南分局赣州会议精神和闽粤赣三省即将全面解放的新形势,叶剑英、方方代表华南分局于9月14日致电福建省委领导人张鼎丞,提出由陈仲平、谢毕真、范元辉、林映雪、张昭娣、罗炳钦、吴潮芳、江岩、邱锦才等组成闽西地委领导机关。于是,谢毕真由梅州地委调回闽西参加新建的闽西地委班子,担任地委宣传部长职务,同时兼任《新闽西报》社长、闽西公学副校长。

选自《谢毕真文集:鸿爪》

整理:陈淑如

审核:栾振芳 吴红莲 邓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