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打造“三大品牌”提升生态颜值


■ 通讯员 江鹏 于方灯

暑假期间,福建师范大学、龙岩学院等一批批高校学子走进长汀县三洲镇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启他们的暑期研学之旅。“作为生态教育实践基地,该公园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生态美、环境优带来的舒心惬意,更学到了丰富多样的科普及生态法治知识。”福师大中文系大二学生小张激动地说。

近年来,长汀县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三大品牌”,为不断提升生态颜值保驾护航。

打造生态教育实践品牌。昔日的荒谷僻壤,如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空气清新,环境幽静。走进三洲镇,沿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步道一路欣赏,小径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竞放,水面上新建成的观赏栈道蜿蜒曲折,美不胜收,波光粼粼的湖面,游鱼翕动,不时可见候鸟飞禽,俨然一幅写意山水画,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汀江这条主线,把湿地连起来,把景区连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元素和法治元素连起来,让三洲沿岸生态成为一道亮丽的法治文化风景线。”该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依托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该局按照“统一谋划、特色定位”的思路,紧扣“生态修复+社区矫正”模式,突出“生态修复”“环保法治宣传教育”的功能定位,建设高标准“三点一基地”,即“补植复绿实践点”“增殖放流示范点”“科普宣传点”和“法治护航绿水青山实践教育基地”。

生态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是汀江流域环境与资源法治保护体系重要一环,是长汀县司法局积极践行生态修复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和实践平台。该基地的建设将成为融合生态修复、法治文化宣传、未成年人等群体研学、环境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窗口和“生态名片”。

打造生态枫桥调解品牌。县司法局以三洲司法所为联系点、示范点,成立首个“生态枫桥调解工作室”。工作室以调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矛盾纠纷为主要任务,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现场”为主要目标,以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为理念,由当地司法、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站所,选派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调解员、执法人员组成“生态枫桥联合调解队”,齐抓共管,高效化解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矛盾纠纷,大力促进辖区平安、和谐稳定。

打造生态法律诊所品牌。借鉴医疗就诊模式,依托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开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全程法律服务,促进法律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由熟练掌握涉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采取定期现场值班和电话全天候“接诊”模式,为涉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提供法律建议、法律咨询、公证、法律诉讼等服务。同时邀请法学、环保专业的专家等,采取“坐堂问诊”“上门巡诊”“综合会诊”等方式,为水污染综合治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湿地修复等生态环保类工程、项目以及相关企业等开展“法治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