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健康更有“医”靠

——长汀推进“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两周年记


■ 通讯员 陈天长

8月26日,星期六,初秋时节,秋高气爽。在长汀县策武卫生院工贸新城联合分院康复科共建病房,30多名患者正在康复治疗。汀州医院下派康复科专家王晓书主任医师,每逢周六雷打不动,准时到这里坐诊查房。患者林思隆因脑梗塞后遗症在汀州医院诊疗后,康复后期下转到联合分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林思隆说,在这里诊疗,能享受专家治疗,减轻了上县医院交通、陪护的麻烦,住院自付费用减少近九成。院长张开炎算了一笔账,一个月总费用7282元,个人支付513.45元,而在汀州医院个人支付一个月2685元,减少支付2100多元。据了解,该康复科成立以来,收治住院1303人次,出院1274人次。

2021年8月,长汀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两年来,长汀县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目标,在一系列特色重点上,努力创新,用改革者的意志和决心,走出了一条强基层、惠民生的探索路径。

顶层设计 改革创新

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如何建立适应基层卫生健康的体制机制,长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试验区领导机制,组建工作专班,紧抓落实,县财政对县级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内实行全额拨款,确保试验区顺利运行。

“我们通过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探索打造‘1+2+5+13’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样板。”长汀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吴升峰说。

何谓“1+2+5+13”?即以1家总医院为“中枢”,汀州医院,县妇幼保健院2家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5家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桥梁”,13家中小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为“网底”,这个别具一格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既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使乡镇居民看病就医更方便。

两年间,长汀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努力。

实行医保打包支付、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集中采购、医疗质量管理“五统一”;5个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各帮扶2-3个一般卫生院,并对5个边远小卫生院实行“托管”,以“大”帮“小”,以“强”扶“弱”。

组建县域高血压病、糖尿病专病联盟,康复、中医、呼吸专科联盟,发挥转型作用,畅通诊疗渠道,优化服务流程,仅2022年,全县专科联盟就诊疗60余万人次。

全县创新开展“乡聘村用”模式,三洲卫生院聘用2名乡村医生,分别安排到桐坝村卫生所和丘坊村卫生所,转变乡村医生身份,从“个体户”变“单位人”。目前,“乡聘村用”乡村医生的收入每月在5000元以上,同时,每年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责任险3.7万元,切实调动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大同卫生院是全县5个医疗卫生次中心之一,与既边远又规模小的铁长卫生院对口帮扶,承担对铁长卫生院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三年来,铁长卫生院共派出10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到大同卫生院工作学习,共同纳入绩效考核。大同卫生院院长朱百生说,几年来,共发放托管人员工资绩效101.87万元,仅2022年发放35.27万元,解决了大同卫生院人员不足,铁长卫生院人员过剩的问题,实现了双赢。

做强基层 提质增效

8月24日,长汀县河田中心卫生院血透室内,患者丘某某安静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他患慢性肾脏病5期10余年,开始在汀州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每周两次治疗费加往返车费,负担较大,后转入河田继续治疗,免去一周两次舟车劳顿之苦,每次治疗费比上级医院少15%。

河田中心卫生院是全省最早开展血透治疗的卫生院,现有6台血液透析治疗机,患者收治从开始几人发展到28人,辐射县内南山、濯田等乡镇,血透室满负荷运转仍然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为此,该院决定扩建血透室,再购置9台血透机,达到15台规模,更好地为尿毒症患者服务。

两年来,长汀县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为抓手,以“强县域、强基层”为目标,突出建设新桥、河田、濯田、涂坊、大同5个医疗卫生次中心,有力推进了分级诊疗和优质医源下沉,更好地满足了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长汀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邱海仁介绍,5个医疗卫生次中心实施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服务、常态化管理,按二级医院标准推进建设,在提供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急危重病诊疗等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能提供二级常规手术操作项目,在区域卫生院中起到“领头羊”作用,带动一般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

抓基层,抓基础。两年来,全县投资2.49亿元,新桥医学观察大楼、河田综合门诊大楼、濯田中心卫生院综合门诊楼等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项目相继建设;新桥、河田、大同3个次中心投入450万元购置了CT机;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B等先进仪器,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抓特色,上水平。5个次中心着力打造“一院一品”,错位发展特色科室,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推动全县的发展。如河田中心卫生院打造血透中心、儿童康复中心,新桥中心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精神病防治;大同卫生院建设碎石中心、胃肠镜科。

同时,由汀州医院下派5位业务副院长到5个次中心,带动次中心学科建设和医院精细化管理,重点帮扶发展胃肠镜科、康复科、呼吸和神经内科。

目前,长汀县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评审,7家通过“推荐标准”评审;新桥、河田中心卫生院通过国家“社区医院”建设评估。

健康服务 惠及民生

仲夏时节,长汀县涂坊中心卫生院和吴志玮医生收到罗屋岗村罗新禄家属敬赠的大红锦旗,上书“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八个大字。

原来,去年,罗新禄因为突发头晕、肢体乏力麻木、晕厥到县医院诊断为“脑梗塞”,后转至龙岩市第一医院治疗两个月,由于治疗费用和家庭无人照看等问题,在病情稳定后回家.今年4月,由于无法进食需要插胃管,涂坊中心卫生院吴志玮医生了解到情况,引导患者建立家庭病床,提供免费插胃管服务,每周至少一次上门,提供包括胃管护理、康复治疗等服务,治疗三个月时撤床,产生2700元费用,个人才支付600元,家属万分满意,送上锦旗。目前进行第二次建床中。院长李兆炎说,现在家庭病床有时一床难求,使用率达70%左右。

涂坊中心卫生院通过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因人施策,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和个性化服务包,制定了新生儿体检优惠包、学生增加了血型和两对半检查项目、孕产妇吸氧胎监免费项目、高血压糖尿病免费服药、就诊人员减免医疗费用等措施,让利引导,目前参加有偿签约服务5700人,达到实际常住人口的50%,重点人群90%的签约率。全县签约人数245898人。

在长汀县新桥中心卫生院医养中心,开放床位250张,目前已入住180人,大多为失能失智空巢或残疾病人。

来自大同镇的夏八妹哩,1923年出生,今年刚好100周岁。“这个时期刚好入秋,早晚温差大,要注意穿衣服,防止着凉。”护理人员一边轻轻为老人梳头,一边细心细意地叮嘱。

医养中心主任陈天水介绍,中心设立康复科、老年科、托管科,推行“无陪护服务”,且收费低,康复需要的护工费每月最高仅1500元,每天17元伙食费,18元床位费,一个月2600元左右。费用比在家请护工节省一半以上,家属也摆脱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困境。

据了解,继新桥“无陪护病区”率先突困,四都、馆前将乡镇敬老院建在卫生院内,由卫生院托管,“养中有医,医中有养”,河田、涂坊中心卫生院开辟康复养老专区,设立养老康复型床位等,探索了具有鲜明山区特色的“医养一体”样板路径,全县老年人群健康指标明显提升,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2.13岁。2022年,长汀县顺利通过“中国长寿之乡”申报认定。

大事记

1.2021年8月,长汀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确定为全国8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之一,福建省唯一。

2.2021年,长汀县被省卫健委确认为省级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3.2021年,汀州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符合推荐标准县级综合医院。

4.2021年,汀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同卫生院、涂坊中心卫生院、濯田中心卫生院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评审。新桥、河田中心卫生院通过国家“社区医院”建设评估。

5.开展长汀县首届“星级家庭医生团队”创建,评选出2021年度8个“星级家庭医生团队”,并授牌。

6.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基层司鄂啟顺二级巡视员来汀调研试验区建设工作。

7.2021年11月,出台《长汀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长汀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8.2021年11月,召开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启动会。

9.2021度,汀州医院在全国3700多家西医类二级医院中,位列216名,取得A+成绩。

10.2022年2月,《健康长汀》开通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宣传专栏,着力建设宣传舆论阵地和窗口。

11.2022年,南山卫生院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评审。

12.汀州医院入选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

13.2022年,长汀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

14.2022年,在全市范围内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15.2022年,汀州医院全省110家综合性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二。

16.2022年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及运行监测在全省59家监测县中综合得分位列第三。

17.2023年3月,省卫健委黄昱副主任来汀调研试验区建设工作。

18.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雷海潮副主任来汀调研试验区建设工作。

19.2023年,新桥、河田、濯田、涂坊、大同5个医疗卫生次中心全部配备CT机。

20.创新性出台《2023年县总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县聘乡用”实施方案》,由汀州医院划转编制到卫生院,用于“县聘乡用”用编;建立县域医共体编制“周转池”,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资源统筹调配,促进编制管理创新,盘活编制资源。

21.2023年6月,长汀县卫健局在国家卫健委组织召开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是4个作交流发言的试验区之一。

22.2023年8月,成立中共长汀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制定《中共长汀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

23.2023年8月,龙岩市通报表彰,2022年度深化医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评荣获全市第一名。

24.2023年,汀州医院获批成为福建省7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