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也曾有支“红色娘子军”


土地革命时期,南福区是漳平、南靖、龙岩三县交界地带,包括适榕、元沙、岭下、古溪等村落的一大片广阔的腹地。这里山耸林密,交通阻塞,群众基础好,是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据点。其中有一支南福区妇女游击队,是一支在闽西革命斗争史乃至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史上唯一有正式编制的“红色娘子军”,是一支在古田会议指引下建立起来的闽西红军队伍。她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闽西苏区的革命红旗增添光彩。

1929年9月,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回师龙岩、途经永福时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就有南福区的数十名妇女的身影。她们成群结队,有的甚至背着婴儿,翻山越岭,跋涉数十里山路赶来听朱德军长发表演说。此后,她们踊跃参加赤卫队,与男赤卫队员一同前往华安马坑,南靖和溪、下窟盂、月水等地,攻炮楼、打土豪、杀民团。

1932年4月中旬,为配合红军东路军攻打漳州,南福区妇女游击队在元沙万善庵正式成立,张瑞娘任队长,林金銮任副队长,队员30余人。她们绑腿扎腰,戴红军帽,肩荷长枪,开始了军旅生涯。

妇女游击队成立后,配合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的军事行动,帮助部队搞好后勤工作。她们会讲闽南话,便奉命随东路军一起行军,参加消灭南靖和溪的驻敌,继而随军开赴漳州,参加攻打漳州的战斗。东路军进驻漳州后,妇女游击队员深入城乡、走村串户,用闽南话向当地妇女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红军的宗旨,发动群众。她们在支前、参战中,表现积极勇敢,工作出色,张瑞娘、林金銮、娇治、陈桂銮、谢陈曲、游玉春等队员深受东路军的高度称赞。

1935年6月,红八团在总部驻地四旺村进行集中整训后,在邓子恢的主持下,南福区妇女游击队改组成立岩南漳妇女游击队,配合红八团投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她们跟随红军队伍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转战龙岩、南靖、漳平、华安四县交界地带,参加了许多大小战斗。7月,妇女游击队配合红八团参加了在龙岩适中新祠截劫敌人军车的战斗。同月,妇女游击队随同红八团与岩南漳支队出击南靖和溪民团,消灭民团数十人,战斗结束返至和溪下窟盂时,又遇上永福民团护押的商运队,截缴了许多军需物资和药品。

1936年2月,岩南漳妇女游击队编入地方游击队,转回后方开展“抗日讨蒋”地方游击战争。8月,国民党军第三师、第九师一部对永福实行全面“清剿”,包围元沙、大岭、麻南溪、和溪。敌第九师突然“进剿”岩南漳县委机关驻地小村。妇女游击队与岩南漳第三大队便一起突袭南靖和溪下窟盂驻敌,扰乱敌人后方,迫使敌第九师撤出、回救,小村得以解围,岩南漳县委机关和领导人安然脱险。

妇女游击队战士紧握手中枪,冲锋陷阵,英勇杀敌。队长张瑞娘、指导员林金銮在部队是有口皆碑的女指挥员、神枪手。在元沙、大岭、和溪等地几次战斗中,她们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机智勇敢地消灭敌人。林金銮更是只身冲入敌人阵地,缴获一挺机枪,被战士们称赞为“虎胆女将”。

1937年4月中旬,岩南漳县委和军政委员会部分领导人,与南福区委机关领导人,率领部分妇女游击队员,从龙车村头坑移向四旺锯齿仑山寮隐蔽,坚持斗争。5月中旬的一天,因叛徒引国民党广东军938团进山“搜剿”,岩南漳军政委员会和南福区委部分领导人指挥妇女游击队员,在失去后援与弹缺粮绝的情况下,奋起抗击,借助山势用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力量悬殊而失利。大多领导人和妇女游击队队长张瑞娘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少数队员被打散,潜伏山涧冲出绝境。

1937年7月,国民党广东军938团重点“围剿”岭下区。妇女游击队指导员林金銮坚持奋斗在岭下内佳山山里。8月21日,林金銮被敌军包围,惨遭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凛然正气,宁死不屈,临刑前高呼:“共产党万岁! 红军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在游击战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女游击队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始终没有变节投敌,大部分光荣牺牲。她们的英雄史在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荣篇章。